目前主流在討論的幾種產品小弟都有入手(iDevices、Android Phone),原本來也想再買一部Tab,但是公布售價後讓我有點卻步,因為比我預期中的高了很多,如果是壓在2萬的話會考慮購買。Tab能不能通話不是重點,我寧願電信公司打出配套方案提供純上網的資費服務,將3G吃到飽的費用再壓的更低,光上網就好了。畢竟手機已經是很普遍的產品,Tab要主打的也不是他可以講電話的功能,有點像是 附加的優點,但是應用面應該不高!


至於有多少人會為了Tab去辦一個門號,或許大家會改用i9k或是iPhone的Mywi啟動wifi分享的方式,接上一個備援電池將手機放在包包裡,無論是Tab或是iPad都可以上網,整體費用的支出上是相對划算很多的。其實可以統計一下,這類平版裝置的使用特性,有多少比例的使用時間是集中在web browser?還是閱讀與工作上?需不需要不斷的擷取網路資料,亦或是這樣的應用方式的app多不多?若因使用者的工作與使用性質不同,是否要將產品再切分為wifi版與3G版,將產品線分為兩線,讓消費者可以有選擇的可能性。

有可能用iPad或是Tab閱讀大量電子書的人口是相當少的,iPad也有統計資料顯示因為它太好玩了,反而沒有在電子書閱讀市場上獲得太大的突破(人均閱讀時間早就低到不行,有多少人會靜下心來慢慢閱讀?尤其影音功能強悍的裝置在手,要坐懷不亂實在很難,一顆心早就飛到Facebook、Plurk上找人哈拉了)。另外這些握有出版實體書的書商,有多少人願意真的下海參一腳,複雜高額的權利金往往是這些書商與電腦科技公司談不攏的地方。若要真的談「電子書」閱讀,Amazon的Kindle的以閱讀文字的效果來說真的是比這類7吋或11吋裝置來的舒服。

反正順水推舟下去,大家想玩的根本不是「電子書」而是網路與遊戲的應用,「電子雜誌」或許才是這類彩色機種應該趕快拓展的市場,不過會有這麼樂觀嗎(壹週刊的電子版快上啊)?但是這又回到上一個問題了,這些雜誌出版社到底有多少意願投入?買了幾本電子雜誌,售價也沒有比較實體書便宜,所有內容都是高解析度的圖片而非可搜尋的文字,這點跟國外電子雜誌相比簡直是機腿比大腿。台灣市場太小了,從國內幾本建築雜誌近幾年的發展來看,倒的倒、變薄的變薄、很扯的是目前電子雜誌上最大咖的Zinio公司,裡面販售的中文建築雜誌竟然是已經改為雙月刊或是不定期出刊的「Dialogue」,甚至線上販賣的還是很久很久以前月份的過期建築雜誌(新的在哪?連書局都沒有 XD)。iPad發行前有不少評論者說會帶來雜誌的一波革命甚至是新的契機,我是不想潑他們冷水,但是目前「革」在哪裡?「命」倒是丟了不少!

有好的平台但是沒有content也是枉然,好比買了百萬廚具將廚房裝潢的美輪美奐,但是拙劣的廚藝頂多燒燒開水煮泡麵,成為只有客人來訪時驚嘆羨慕聲下的虛榮展示。

最後Android上要趕快開發更多在這類高解析度裝備上的App,健全的付費機制讓軟體開發商有利可圖,消費者才有更好用便利的軟體出現,一些粗製爛造的app也無法凸顯一部優異機器的性能。我如果要入手或許會等第二代的產品出現,市場上的軟體也夠成熟後或許是一個較恰當的入手時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