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難得的Google參訪行程要從今年(2012)3月時說起,當時台灣三星舉辦了一個「Galaxy Nexus決戰達人SHOW美國Google總部等你來」的競賽,只要拍攝一部與Galaxy Nexus手機有關的短片就可以參加(活動連結),那時候我使用的手機正好就是Galaxy Nexus(會使用Nexus手機主要的原因在於Google直接支援原廠韌體,有最新Android作業系統時都可以馬上升級),而且拍攝影片的工具與後製剪接對我來說都不會太難,所以當下就抱著極高的熱忱參賽,最後也幸運的獲得前往美國參訪Google的資格。由於本次的行程是由台灣三星提供兩人免費的機票與住宿,在雙方敲定2012年8月3日這天參訪Google後,我便著手準備美國簽證、租車、規劃交通路線等繁瑣的事情,也找了好友LN一同前往嚮往已久位於加州山景城的Google總部。在兩個小時的參訪行程中看了不少東西,從硬體環境到公司的內部文化皆有不少體認,雖然無法完整瞭解這家公司,不過回台灣後仍將收集到的資訊有系統的整理了一番,將本次參訪的心得整理成以下幾個小節,希望藉由本篇文章讓大家對Google能夠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clip_image002

Google早期從網路搜尋崛起,還在不是很多人知道Google的年代,我就開始使用它搜尋到許多有用的資訊。直到現在「搜尋」這個行為幾乎已成為現代人每天都會進行的動作,完整且快速的搜尋能力正是Google最引以為傲的技術。從Google最近一系列「搜尋下一個可能」的廣告裡便不斷宣達透過搜尋,知識的取得可以是無國界,無種族與階級的區別。他們提供的服務已經與現代人的生活、娛樂、工作密不可分,從小學生到阿公阿媽甚至都知道遇到問題時,可以孤狗一下尋求解答。近年來Google更積極推出各種便利的網路服務推出,例如:Google Music、Picasa、Gmail、Google Earth、Google Maps、Google Drive、Youtube….等,並致力將這些服務與Android手機系統整合應用,打造出全面性的網路服務,這些豐功偉業也讓我對此行充滿了高度期待!

clip_image004

到了美國後,我們跟租車公司Alamo租了車從舊金山往南前往Google總部。也因為難得到聞名已久的矽谷一趟,所以沿途我還規劃了不少著名的科技公司以及相關景點,如:Facebook總部、Apple總部、Steve Jobs住宅與車庫…等(文後介紹)。

clip_image006

 

一、關於Google的園區環境

當天下午終於風塵僕僕抵達Google總部,園區內的道路都有茂密的綠帶相連,維持良好的生物廊道串連,微風徐徐散步樹蔭下也可以很浪漫。同時,建築物周圍絕對不會採用高聳的圍牆阻隔,而是採用綠籬或矮坡等方式自然生態的方式做區隔。

clip_image008

園區內種植大量的樹木是一大特色,人車分道的設計也讓行走更為安全。

clip_image010

Google在此區域發展時,相當重視生態與人造物之間的協調,流經園區內的溪流並沒有採用不當的工法整治,而是維持原本自然河川多孔隙的水域生態棲地,讓水生植物與溪裡的小生物可與人類共存,下圖中的小橋則是提供給員工在移動時的捷徑。

clip_image012

園區內的每一棟建築物都有一組編號,例如1900、1950、2000、1945、1950、40、41….等,原本以為這些編號有特殊的意義,但是與當天導覽的Bryan與Edd詢問後,他們表示Google的建築物編號並無特殊意義,只是為了區別不同的建築物而已,在此提供幾張Google的門牌照片。

clip_image014

建築編號1900、1950、2000的門牌。

clip_image016

建築編號B44的門牌(Android研發中心)。

clip_image018

建築編號1200、1300、1400、1500的門牌。

clip_image020

 

二、關於Google的建築群

要瞭解Google得先從Google園區的建築配置開始介紹,大家熟悉的Google是由Larry Page與Sergey Brin兩位科技天才所創立。由於Google的園區相當廣大,所以我在下面地圖上分別標示了A、B、C、D、E等區域,並藉由衛星照片來輔助說明,希望讓讀者有比較清楚的地理位置關係。近年來Google員工人數與建築規模不斷擴大,於是慢慢從下圖的D區(紅色框線)往外購地擴建或是買下鄰近的建築物,逐漸擴展出數十倍的規模(藍色框線),而Google總部也稱為Googleplex。由於園區的發展年代不一,因此Google園區內的建築設計風格並不一致,是較為可惜的地方。通常是同一街廓內的建築可以維持較為類似的設計風格與用色,不過多半沒有Google的圖騰意象,唯一一致的地方就是建築物的編號牌(門牌)。Google積極將此區域營造出類似大學校園Campus的面貌,因此Google員工也比較喜歡以Google Campus來暱稱整個園區(蘋果總部也使用Apple campus來命名)。

clip_image022

2.1、A區介紹:當天抵達後與Google的員工Bryan及Edd約在編號1900的大樓內見面,這也是唯一不用刷卡感應就可進入的大樓大廳,因此訪客多半會約在這邊辦理會面與簽到手續。A區共有三棟四層樓的建築,編號分別為1900、1950、2000(一樓有Google Store販售Google相關商品),此行我們也買了些紀念品要回饋給01的鄉民。

clip_image024

這棟就是1900大樓(上圖有插一根紅色大頭針的建築)。

clip_image026

三棟錐形放射狀配置的建築,在中庭設置了一座大型雕塑,整個Google園區的開放空間均設置不少藝術品,提升園區人文藝術氣氛。

clip_image028

園區內的角落有時會出現小驚喜,例如這個有趣的魚骨地圖圖標。

clip_image030

Google的員工可以帶狗上班,但是不可以帶貓上班(雖然詢問了Bryan,但是還不知道什麼原因,或許是貓咪無法乖乖待在主人的座位區吧?)。所以戶外的草地邊緣經常可以看到這種用來丟棄狗大便的垃圾桶。

clip_image032

垃圾袋也貼心的提供給你。

clip_image034

來訪的訪客都需要製作一張名牌,大廳櫃臺中間的電腦便是輸入自己的英文名字後,列印出一張名牌貼紙貼在訪客衣服上。

clip_image036

邀請人Bryan Chiou也會出現在名牌上,雖然只是一張簡單的貼紙,不過挺有紀念意義的,所以在參觀完畢後就收藏起來了。

clip_image038

1900大樓的大廳旁還有座溜滑梯,不過等候的過程並沒有看到員工使用溜滑梯。協助我們導覽的Bryan與Edd都是從小在美國長大的華裔,因此彼此溝通上並沒有太多問題。但是此行最大的遺憾是無法在Google室內拍照,因為我們的來訪不是Google所邀請的媒體,所以沒有辦法提供Google內部的照片讓大家過過癮,不過戶外的拍照則無限制(媒體採訪的文章可以參考01編輯Hana Lin這篇精彩的報導),只能跟讀者說聲抱歉。我盡量透過完整的文字紀錄所見所聞,並搭配一些官方提供或網路上找到的內部照片來輔助說明(註明出處)。

clip_image040

2.2、B區介紹:這一區的建築物共有四棟,位於園區的最右上角,離A區的距離約1.8公里,所以我們是從A區開車到此開始參觀。Google是一間不斷成長的公司,如何有效利用空間是很重要的。原本在該區工作的員工已經有部分搬遷到不同區的建築物,參觀時看到部分的辦公空間清空準備重新規劃,但是原本的休閒設施,如:保齡球道、洗衣間、電玩間、舞蹈教室…等,以及分別位於四棟建築物內的四個餐廳(Cafe)仍是有在使用的。

clip_image042

Google園區內的建築物樓層都不高,這區的建築物最高也只有四層樓。

clip_image044

本區的建築是同一時間興建,所以維持一致的設計風格。其中一棟的大廳內有座大型Google Earth展示平台,它具有三個超大型螢幕透過操作搖桿可以進行平移與縮放,這台機器因為是第一代展示平台,所以搬到較少人使用的大樓內。最新型的展示系統已經多達八個螢幕(於D區介紹時說明)。

clip_image046

大面開窗的部位搭配外遮陽設計,可減低不少空調用電。

clip_image048

中庭有處水池與戶外用餐區。

clip_image050

這是方便員工用來往返不同建築物的Google四色單車,雖然每棟建築物外都有設置單車停車架,不過也不是每位員工都會乖乖的停放在此。

clip_image052

2.3、C區介紹:這區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就是草坪上的巨型甜點雕像,它們已經成為Google最知名的地標,展示了歷代Android作業系統的甜點模型。Android各個版本的系統名稱是依照甜點的第一個英文字母為順序,從杯子蛋糕(C)開始,目前已經到了雷根糖(J)。

clip_image054

這棟有著Android耳朵與圖案的大樓因為屬於高度機密,所以非工作相關的員工也無法進入,算是Google園區內較特殊的一棟建築。

clip_image056

目前Android大軍的作業系統分為多個版本,根據統計到2012年8月1日的資料顯示,2.3薑餅人佔了60.3%的比例,而積極發展的4.0只有15.9%(Google官方統計)。

clip_image058

因為這區的甜點雕像實在太受歡迎了,Google還立了一個標語善意提醒遊客可以合照但是為了安全,不要攀爬到雕像上(其實是怕弄壞雕像吧)!

clip_image060

果然馬上看到不守規矩的遊客,照片中這幾位外國妹妹,你們英文一定比我還要好吧,你朋友都低頭看標語了,左邊那位女生還是很激動的爬上Android 1.5系統(杯子蛋糕)上拍照,令人傻眼!

clip_image062

看看隔壁的Android綠巨人,手臂已經被遊客拉斷了(一定很痛吧,哭哭)。

clip_image064

終於這幾位妹妹拍完照心滿意足的離開了,趕緊拍下還沒被破壞的Android 1.5 Cupcake(杯子蛋糕)雕像,看起來是不是很可口啊?

clip_image066

Android 1.6 Donut(甜甜圈)雕像,上面的巧克力醬看了肚子都餓了。

clip_image068

Android 2.0 Eclair(閃電泡芙)雕像。

clip_image070

Android 2.2 Froyo(冷凍優格)雕像,許多人認為它是一種健康的食品,其實只是加了益菌的冰淇淋,說穿了還是高熱量的甜點啊。

clip_image072

Android 2.3 Gingerbread(薑餅)雕像,這個薑餅人雕像相當可愛,是不是跟電影史瑞克裡的那位薑餅人相當像啊,不過Google這隻薑餅人是沒有眉毛的喔。薑餅人2.3是目前Android手機中使用比例最高的作業系統。

clip_image074

Android 3.0 Honeycomb(蜂巢)雕像,這是給平版電腦使用的系統,不過當時技術仍未成熟所以搭載此系統的產品並不多。

clip_image076

Android 4.0 Ice Cream Sandwich(簡稱ICS、冰淇淋三明治)雕像,這也是目前市面上四核心手機搭載的作業系統。

clip_image078

最新的Android 4.1 Jelly Bean(雷根糖)怎麼沒介紹?原來是最近加州附近城熱浪來襲氣溫飆高,Jelly Bean機器人的透明外殼竟然從頭部融化變形了,目前移入我們無法進入的Android研發大樓內維修,這是當時建置完成的照片(圖片來源),只能看看過乾癮了。

clip_image080

來看看Jelly Bean雕像建置時的影片,裡面的雷根糖還是Google員工以接力方式一顆一顆放入。

眼睛尖的朋友應該有看到下圖大樓的玻璃窗上有一個早期電玩的角色圖案,這正是鼎鼎有名的「Space Invaders」遊戲裡的外星人。

clip_image084

小時候家裡有一台只能夠玩這款遊戲的電玩,所以一眼就認出來,覺得十分親切。

clip_image086

2.4、D區介紹:自2004年Google搬遷至此後,下圖這幾棟建築就是做為Google搜尋引擎與Goolge AD(廣告)開發,可以說是Google最重要的核心區域。

clip_image088

這一區建築屋頂與停車棚上都架滿了太陽能光電板,矽谷的陽光充足鮮少有雲霧擴散太陽輻射能量,所以太陽能光電板最需要的垂直日射能量可有效接收,發揮光電板應有的光電轉換效益。根據網路上搜尋到的資料,這邊一共架設了9200塊太陽能光電板,是採用夏普製造的太陽能光電板,光電轉換效益為12.8%,架設初期希望可以達到取代夏季尖峰用電量的30%(資料來源)。不過真正的再生能源取代比例我想根本沒有這麼高,畢竟Google園區內的每棟建築物都是全空調,加上各種電腦設備使用,能源的消耗一定相當驚人,光是靠這一區屋頂光電板所發的電量一定是不足的,不過這些較為機密的資料即便是員工也是無法取得。

clip_image090

既然談到了Google建築與能源使用,Google Campus分散式的建築配置其實也造成了管理上的不易。園區內的各棟建築物空調、照明與電力設備都是獨立使用的,雖然具有獨立操作的優點(不使用就關閉),但是一旦建築內的人員使用率降低,所有設備便呈現低效益運轉。若集中於同一建築物內,雖然提高使用風險(火災、地震等問題),但是透過合理的自動控制技術,可以節省不少能源的使用。這時候我就想到了蘋果公司未來的總部Apple Campus,這種2.8百萬平方英尺的超大型基地開發,將所有辦公、研發、餐廳等空間集中處理設計,透過智慧化監控系統,集中管控空調、照明、電力等設備,使得管理達到最高效率,同時兼顧到節能的原則,當然這種監控系統的合理化參數對設定於蘋果公司來說簡直是「一小塊蛋糕」拉。相信在計畫案定案前,建築大師Norman Foster應該已經被Jobs更改過多次設計,最後才以這樣的建築面貌出現,這是一種高度集中密集的高科技辦公建築設計方式,與Google分散、休閒的人性化規劃方式呈現截然不同的面貌,我想兩種方法都各有優缺點吧。這邊我們稍微離題一下,趕快拉回主題(照片來源)。

clip_image092

Google所有的建築大樓都有門禁,想要進入必須使用員工識別證感應,若是涉及高度機密的建築則無法進入。全世界的Google辦公室都可以用自己的識別證進出,當然也包括位於台北101的Google公司。

clip_image094

D區的大廳與戶外空間設計最為有趣,讓我先從戶外的中庭說起,中庭有一座相當受歡迎的沙灘排球場,不時可以看到有人在這邊玩沙灘排球。

clip_image096

旁邊的草地還有一隻名為「Stan」的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 Rex,簡稱T-Rex)化石的複製品,它是由喜歡恐龍的創辦人Larry所購買,恐龍周圍還佈置不少粉紅色火鶴的模型,甚至還俏皮的放了一隻在恐龍的嘴巴裡(生吞活剝?)。

clip_image098

Edd還講了一個有趣的小故事,當Larry買了恐龍標本後,創辦人之一的Sergey不甘示弱也想要買一個既酷又炫的東西一別苗頭,於是找了一架Virgin航空公司製造代號為N328KF的太空飛行器「Spaceship」,吊掛在總部的大廳。我回台灣後Google一下才知道原來是一架相當厲害的飛機(wiki百科),這架外型流線華麗的飛機可以由人駕駛進入海拔112公里的高度(照片來源)。

clip_image100

大廳的左側牆壁還有四個大LCD螢幕展示前Google員工Tan Chade Meng與名人合照展示,與他合照的都是到Google參觀的世界知名人物,如總統、宗教家、藝人...等,想瞭解這位Google的「開心好人」陳一鳴先生,可以到這個連結瞭解一下,雖然他已經離開Google了但是還是會經常回Google合作一些工作。他與哪些名人合照過呢?可以到他的Google+相簿觀看,他分類了「總統、政要、明星、科技名人、名人、世界知名大獎得獎人(如諾貝爾等獎項)、暢銷作家」,簡直就是Google的吉祥物,真是太有趣了(Meng的Google+),下圖就是他與Facebook創辦人Mark Zuckerberg的合照!

clip_image102

大廳中間還有台巨型的Android手機與一面長長的白板簽名牆,我們當然不可錯過,找了剛好被擦掉的位置簽了到此一遊做紀念。

clip_image104

大廳中有部電腦展示即時的Google全世界搜尋流量,藉由不同大小的放射線來代表流量,顏色則是區別不同語系(紅色代表英文、黃色是西班牙文)。當天參觀時以美國的查詢流量最高,所以整個美國領土有大量的放射狀線條,而非洲的查詢量是全世界最低的(照片來源)。

clip_image106

這邊還有部由8個直立LCD螢幕所構成,叫做「Liquid Galaxy」的大型Google Earth展示系統,可以讓使用者站在展示器的中間,藉由環景的視訊來體驗世界各地的街景或自然環境,親自玩了一下只能說震撼力十足(照片來源)。

clip_image108

這套系統在前往美國前就已經閱讀過相當多資料,因為Google大方的將整組系統的架構,包括施工尺寸都免費提供在網路上,讓有興趣的人均可參考建置完成(開放的知識)。

clip_image110

看這段操作影片就清楚多了,想嘗試看看的人,我找了一個可以互動旋轉的全球體攝影連結,相當有趣。

D區算是Google所有建築物裡展示最豐富多元的一個地方,戶外的用桌椅不時有人使用,幾乎都是在討論工作上的問題。

clip_image112

Google Campus的特色就是戶外都有大面積的草地,讓員工可以休息、用餐。

clip_image114

這是D區的公共藝術「鯊魚背鰭」,Edd說他來Google兩年多了,這件藝術品一直沒有更換過,就一直固定在地板上。

clip_image116

不知名的人物雕像。

clip_image118

不時出現的鯊魚背鰭。

clip_image120

2.4、E區介紹:這區的建築形式比較像是度假村的規劃,兩層樓的樓房散落在一片樹林包圍的環境,這一區主要負責Google Maps的研發工作。

clip_image122

進入這一區時在街角就可以看到Google Maps最具代表性的圖標,表示即將進入Google Maps的區域了。

clip_image124

這一區的庭院放置了許多桌椅,使用的顏色也是Google最具代表性的「紅藍黃綠」,下圖左邊的椅子上坐了一位閉目養神的員工。

clip_image126

庭園景觀我認為是Google Campus裡最漂亮的一個角落。

clip_image128

一旁還有高低單槓,左邊的房間是健身房。

clip_image130

當然還有丟狗大便的垃圾桶。

clip_image132

2.5、F區介紹:這一區是位於園區北面的戶外運動場地,透過衛星照片可以看到有一塊相當大的開放空間、兩個標準網球場、一個全場的籃球場以及足球場。

clip_image134

這些設施雖然是戶外運動空間,不過周圍都有鐵欄杆區隔,員工要進入也是使用個人識別證感應才可進入使用。

clip_image136

 

三、關於Google的食物

3.1、Google園區現在已經有超過20個以上的餐廳(Cafe)提供各式各樣的食物,提供早、中、晚三餐(並沒有提供宵夜,因為Google不鼓勵員工熬夜加班,所以對於我們詢問有沒有宵夜這件事情均感到訝異)。我們參觀到尾聲時已經是星期五下午接近五點的時候,員工大部分已經離開公司,所以餐廳的供餐檯上並沒有食物,但是飲料櫃內滿滿的飲料仍可自由取用,一旁類似便利超商的開架式冷藏櫃上則還有些剩下的三明治可供食用。Google雖然提供大量的食物給員工,但是並非給予大量不健康的垃圾食物,因為每位員工都是Google重要的資產,若員工的身體搞壞了誰幫公司賣力?所以在食物的供應上也會儘量提供多樣的生菜、水果、三明治等高纖低卡路里的食物,避免員工過於肥胖,在Google逛了一大圈真的沒看到肥胖的員工。

3.2、透過公司內部的網站上可以看到每間餐廳提供的菜色,比較特定的天數會出現龍蝦、海鮮等好料,所以只要有這些菜色出現在某間餐廳,到時候會湧入大量的員工用餐。

3.3、Google秉持「生態友善 Eco-Friendly」的理念,員工在餐廳內使用的食物是使用可清洗的餐盤,而外帶的食物則是裝呈在紙製的餐盒內,方便讓員工帶到任何他想用餐的地方。

3.4、Google內部也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就是讓員工工作的地方不可以超過食物150英尺(約45公尺),所以每層樓都會有一個「小廚房 Micro Kitchen」的設置。小廚房內的食物架上有大量的零食、巧克力棒,也有香蕉、蘋果等水果提供,每天都會有專人進行補充,除了週末放假外,保證不會讓員工餓肚子。一旁的飲料櫃內則有大量的家庭號牛奶與琳瑯滿目的飲料(礦泉水、機能飲料、果汁、等),甚至還有提供給「乳糖不耐症」的員工喝的牛奶,真的是太貼心了!當然還有可以自己DIY現煮的研磨咖啡(照片來源:Google官方照片)。

clip_image138

 

四、關於Google的交通工具

4.1、Google Campus廣大,雖然大部分的工作都會待在自己所屬的單位,不過有時候仍會到不同單位討論或是用餐,如果用走的一定會疲倦又滿身大汗,所以園區內最常見的就是這種「黃綠紅藍」四色相間的腳踏車,不管是有籃子或無籃子的單車,員工都是抓了就騎,也是使用率最高的一種交通工具。

clip_image140

不管是一代、二代單車都有人使用。

clip_image142

一位正賣力騎單車的Google員工。

clip_image144

4.2、八爪單車,一次可以給7個人一起騎的單車,這台單車只能給一個人控制方向,其餘的伙伴則是一起賣力貢獻腳力,給員工邊騎車邊討論事情使用。

clip_image146

靠近一點看,其實要找到足夠的人騎也不容易,如果只有兩三個人騎這台車,感覺車身非常重,員工似乎對此興趣缺缺使用率不高。

clip_image148

4.3、員工上下班如果不是自己開車,多半會利用Google提供的免費接駁巴士,只要線上預約好要搭的班次,接泊車的路線相當廣泛,甚至往北延伸到舊金山,往東到聖荷西等城市。

clip_image150

因為參觀當天是星期五下午3點多了,所以可以看到很多員工已經在候車點等待接駁車回家。

clip_image152

4.4、Google的交通方式還有一種是「叫車服務」,你可以打個電話給園區內行駛的車輛,請他們載你去園區內的任何一棟建築物,譬如與司機相約三分鐘後從「1950大樓」上車,載你去「1200大樓」。還也有一種叫做「Campus Route」的車輛會固定在園區內依照路線不斷的循環行駛,這台車是提供給不方便騎單車或不想騎單車的員工搭乘(下圖最右邊的那台巴士)。

clip_image154

4.5、Google公司的北方有一個場地經常在週五晚上舉辦演唱會(非Google土地),所以週五下午進入幾個停車位較少的區域時,都會有泊車員檢查員工證,避免過多的外來客佔用到Google內部的停車位。在一般上班時段,某幾個停車位較少的Campus也會有泊車員幫你停車(一律不收小費),所以可以看到部分園區內前後車輛並排的情況,這些都是由服務人員協助車輛的移動與進出。

clip_image156

4.6、Google也有員工騎機車上班,不過在Google裡不會看到50c.c.或150c.c.這種小綿羊機車,絕對是一台比一台炫的重型機車。

clip_image158

這台機車還裝了Garmin推出的機車導航機Zumo 550,果然夠內行!不過這台導航機已經落伍了,更新款的Zumo 660已經推出了。

clip_image160

 

五、關於Google的工作環境

5.1、Google員工幾乎都使用筆記型電腦(Laptop),因為Google的服務內容皆為網路應用與跨平台的產品,因此會視員工工作內容的需要提供當前所需的作業系統平台,無論是Mac或是Windows OS,因此在園區內經常可以看到員工拿著筆電,坐在戶外的圓桌邊工作或彼此討論。因為無線網路的環境相當完整(接駁的交通車上也有無線網路,可保持不被中斷的工作環境),讓員工的工作地點並非限制在辦公室內,遇到瓶頸時換個地方工作也可以獲得不同靈感。

5.2、若習慣待在辦公室內處理事情的員工,桌面上通常會有兩個大型螢幕,適合用來編寫程式與開發(因為不能拍照所以只能口述形容),一個OA辦公單元裡大約坐了四個員工,工作環境相當寬敞。

5.3、員工的電腦用久了多少會有毛病出現,Google內部有電腦維修部門,可免費提供各式電腦維修。一旁的架子上還有大量的周邊耗材或零件可供員工自由取用,只要不是拿得太誇張,基本上Google都不會做任何管制,對於員工採取高度的信任。

5.4、員工可以自己布置工作環境,只要不影響別人,甚至可以帶狗上班,但是不可以帶貓上班,所以戶外有很多裝狗大便的垃圾桶。

5.5、幫我們導覽的Bryan與Edd都是在Google裡的擔任與Chrome OS開發有關的工作,不過他並非負責程式碼的編寫,而是負責Chrome市場分析與消費者心裡,將消費者的反應統計分析後回饋給設計團隊,設計出更具親和力的系統介面。Bryan自己是經歷了8個面試關卡才進入Google工作,他表示雖然面試時主考官問了很多問題,但是並沒有遇到特別奇怪的問題。基本上能夠進入Google工作的員工都是箇中翹楚,儘管Google提供令人艷羨的工作環境,但是工作壓力也不小,因為你會擔心辜負了Google對你的照顧,所以主要的壓力也是來自於自己對自己的要求,尤其每個部門的主管都是頂尖中的頂尖者,都是相當聰明辦事幹練的人才能擔當,員工也會擔心自己犯了錯或是達不到主管要求的內容,讓主管認為你是一個不聰明的員工。下圖是Chrome OS的畫面,使用消費者習慣的操作方式開發。

clip_image162

5.6、新進的員工(菜鳥)頭上帶著一頂好玩的帽子,代表是Google的新進員工「Nooglers」,新生第一個禮拜頭上都要戴這個帽子,表示要對他可能會犯一些錯誤,要多多照顧他的意思。當天在園區有看到戴這頂帽子的新進員工正騎著巧踏車從旁邊經過,不過來不急拍照,補一下網路找來的照片(照片來源)。

clip_image164

 

六、關於Google的休閒環境

6.1、每棟建築物內都會有休閒空間,不過設施不會全部相同,約略參觀下來有理髮部、撞球間、健身房、按摩房、餐廳、洗衣間、保齡球道、復古電動玩具間、舞蹈教室等設施。當天參觀時就看到幾位員工正在打保齡球,而旁邊的自助洗衣間也有不少衣物等待清洗(不過千萬不要拿走別人的衣服)。因為Google成立的初衷就是希望提供員工完整的生活機能,讓員工吃的、喝的、玩的全部一應俱全,所以他們也表示自己會越來越懶。

clip_image166

6.2、Google不會限制員工使用任何設施以及使用時間,不少員工會在早上剛到公司時先去健身房做簡單的運動,順便沖個澡後再開始一天的工作。根據研究適度的運動可讓精神較好,工作效率也會提高,所以是Google內使用頻率最高的一個休閒空間。 健身房內有各式各樣的重量訓練機、跑步機、腳踏車,櫃臺也有提供浴巾、冰水等飲料,甚至想要把肌肉訓練結實一點的員工,還提供一種叫做Power Bar的營養品(下圖這種甜點),讓你吃了運動後可以增大肌肉變成結實的猛男!若需要專業教練個別指導,則採用記點方式使用。

clip_image168

6.3、另一個較為特殊的服務也是使用記點方式使用,例如:馬殺雞按摩。剛進Google的員工都有一張免費馬殺雞的兌換券,每年生日時會再送你一張,當然喜歡馬殺雞的人一定很快就用完了,所以你只要支付一個低廉的價錢便可以享受全身的按摩服務(大部分的金額仍由Google買單)。

 

七、關於Google的照顧

7.1、根據規定,每位員工可以再一個月內邀請兩位朋友來參觀,不過Google並沒有嚴格的管理,因為Google對於他所有的員工均採取高度的信賴,相信員工不會違規也不會主動去追查這些小細節。

7.2、Google對於員工的小孩也提供完善的照顧,可以讓員工的子女在附設的幼稚園內就讀。 另一個就是最近許多媒體在報導的,Google對於全世界聘用的3萬多名員工負起「身故福利」的照顧,只要員工不是自殺,凡因生病、車禍或其他意外死亡,Google都願意一肩扛起照顧家屬的工作。安慰的話語再多也沒有實質的幫助,所以Google給予身故員工的配偶持續10年領取身故員工一半的薪水(年資長的可以包括股票授權),若有未成年的子女,每個月還可以再補助1000美元的生活津貼,直到成年為止。這樣的創舉的確給矽谷的科技業帶來不少震撼,因為在這個地方只要你是人才,各家公司無不想辦法挖角,提供的工作環境與待遇甚至都不比Google差,因此各家公司都想盡辦法把員工留下來,這已經是矽谷各家科技公司都會做的事情,也讓我們看了相當羨慕。

7.3、上廁所時發現Google為了照顧員工,連馬桶都不放過,已經更換園區內的馬桶為TOTO牌的免治馬桶(圖片來源)。

clip_image170

TOTO的免治馬桶可使用無線面板控制沖水,因為當初沒有拍到這個面板,所以用我家的照片代替說明(Google的面板較為簡單,英文說明)。TOTO的免治馬桶水溫與水量都可以自行控制,當溫水沖掉小菊花上的黃金時,我只能說是很難以形容的感覺。

clip_image172

 

八、關於Google的文化

8.1、Google的組織比較接近平行式的架構(不是金字塔式的管理),不會有太多的層級造成上下間的隔閡,可以在遇到問題時更快速獲得解決。高階主管與一般員工一樣,經常拿著筆電騎著腳踏車在園區內移動。

8.2、高度自由:Google給予員工高度的自主權,並不會強制員工不可以使用敵對產品,例如「Google+」社群網站推出後也不會禁止員工使用「Facebook」。又例如Chrome瀏覽器推出時,有不少員工表示自己仍繼續使用Firefox,但是Google對於這些全部採取開放的態度,只會努力想辦法讓自家的產品變得越來越好,讓自己員工也喜歡使用,那麼消費者也才會去接受這樣的產品,這樣的理念一直存在Google公司的文化裡。Don’t be Evil(不作惡)就是Google最知名的一句話!

8.3、20%的研究時間:可能有不少人知道Google鼓勵員工在自己的工作範圍外,可以從事自己有興趣的研究(不一定需要與你現在的工作有關),只要能夠說服主管便可以給你資源進行研究;或是將你的想法說服同事,讓他們也加入你的研究,即便最後能夠成功的比例不一定高,但是在Google傲人的資源下,可以容許員工各種天馬行空的創意與失敗,無論這個想法是不是能夠獲利,只要夠酷、夠炫都有可能獲得Google的支持,這是一家公司不斷保持創新的重要創舉,也是最讓我感觸良多的地方。上面文章提到的Google Earth展示平台,就是基於這樣理念下所開發出來的,雖然無法給Google帶來獲利空間,但是想法絕對夠酷,所以很快的就獲得了Google的支持來完成。

8.4、校園般的自由風氣:Google各棟建築內都會張貼各種活動與最新公告,類似大學校園內的活動宣傳A4文宣,例如:何時有瑜珈課程、何時有舞蹈教學活動…等。所以踏進建築內並不會讓你覺得是一間嚴肅有距離感的公司,而是充滿繽紛色彩與活力的氛圍,這也是Google一直想營造的氣氛。

8.5、凝聚向心力的TGIF時間:所謂的TGIF其實就是「Thank God It's Friday」的縮寫,每週五Larry或Sergey或是其他高階主管都會對員工談話,由於園區內的員工數量太多不可能全部召集在一起,因此對於較遠的地區會透過視訊方式即時同步對園區內的所有員工談話,談的內容或許是當前工作最需要努力的方向或是公司最近的重大政策等等。

8.6、聆聽消費者的聲音:Google產品也會透過問卷調查、消費者的意見反應、Twitter留言,讓負責該專案的員工收到訊息,所以不要擔心你的建議會不會被Google聽到。

8.7、信任你的員工:對於員工的「高度信賴」是Google對每位員工的宗旨,只要你把自己負責的工作完成,公司並不會管你太多幾點上下班的細節,真正落實「責任制」的公司。

 

九、琳瑯滿目的周邊商品Google Store

其實在參觀Google前,我們已經提早一小時抵達Goolge,目的就是為了先到這間販售Google相關周邊商品的商店採購,Google Store位於A區編號2000的建築內。店內販售的商品都可以在Google Store的線上商店找到,不過寄送地點限於美國地區(Google Store官方連結)。商店對外開放營業,不需要員工邀請就可以進入消費!

clip_image174

因為是自家經營的商店,沒有招牌也很低調,只有在大門邊貼上Google Store的貼紙。

clip_image176

店內有絕大部分的商品是以衣服為主。

clip_image178

衣服上會將Google、Android或Google產品的Logo結合設計。

clip_image180

連單車車衣、車褲都有,一套含稅後(加州稅率8.37%)就要將近100美金。店裡還有不少給小Baby穿的衣服,我也買了不少。

clip_image182

冬天穿的Android帽T,上方有Android圖案的水壺。

clip_image184

桌子上右邊是Android餅乾磁罐,體積不小也不方便帶回台灣;一旁還有可以做Android公仔的餅乾模。

clip_image186

這個是Android帽子,可以給小朋友戴在頭上,讓你一秒鐘變Android寶寶!因為太可愛了,所以我買了好幾頂。

clip_image188

這是我示範戴起來的樣子….。

clip_image190

Youtube的購物袋,不過沒有特別好看。

clip_image192

印有Google文字的水壺,喝了不知道會不會聰明一點?

clip_image194

大量的馬克杯、玻璃杯。

clip_image196

其中有一組最漂亮的就是這個杯子,被搶到只剩下兩組,所以我就全部帶回家了。

clip_image198

還有一些可愛的Android的吊飾與靠枕。

clip_image200

這個是一隻叫做「Eco Droid Squishable」的玩具布偶,軟軟的很好摸,不過體積太大不方便帶回台灣。

clip_image202

電燈開關蓋、玻璃杯、棒棒糖….等。

clip_image204

店裡有一名DJ視需要隨時換音樂,會不時Remix一下,太專業了!

clip_image206

Google Store一律使用信用卡結帳,桌面還有台Google Wallet的感應機器,當時手忙腳亂的情況下忘了拍。後來在舊金山頗具知名度的咖啡館Peet’s Coffee裡也有看到使用Google Wallet的付款裝置,就用這張照片代替一下了。

clip_image208

Google的購物紙袋。

clip_image210

回飯店後把在Google Store與Apple Store蒐購的商品全部攤在床上,會這麼瘋狂的原因是這些商品都很難在其他地方買到,所以光這些商品就花了我約18000元台幣。

clip_image212

 

蕃外篇

1.關於駕車:一趟美國行要處理的事情還滿瑣碎的,因為我的美簽剛好過期,必須重新申請一次,從拍大頭照、線上填寫籠長的表格,並親赴台北AIT辦理美簽面試,所幸這一關沒有遇到太大的問題(辦理美簽真的是本次行程最大的變數,很怕面試官否決美簽的申請,那麼一切就泡湯了)。此行主要的交通工具是汽車,其實在美國租車是很容易的,不過你必須先申請「國際駕照」。國際駕照的申請相當簡單,只要準備好以下的文件到監理站申請就可以很快取得。總共有四項:1.身分證、2.汽車駕駛執照、3.護照、正面大頭照二吋二張、4.申請費用250元。

clip_image214

美國的租車服務相當完整,各個租車公司的競爭也很激烈,我是在「線上租車」這個聯合幾家租車公司的租車網站,直接在台灣就可完成線上租車的申請(因為這家公司的介面清楚、收費合理且有完整的中文說明)。在選擇好離飯店最近的取車點與租賃天數後,還建議第一次租車的人可以依照自己的需要選擇「滿油箱」或「一般型」的方案,若開車的移動距離與天數長,可以考慮直接租賃「滿油箱」方案的車子,因為這個方案的好處是取車時就有滿油箱的服務,而且還車時也不需要再把油箱補滿,還車時也可減少不必要油表指針位置等紛爭(通常還會提供免費的GPS導航機一台)。赴美後必須帶著國際駕照正本到當地的租車公司,連同台灣當地的駕照(一定要帶)、以及線上租車的確認文件,一併交給租車公司方可完成租車動作。不過租車公司會先補刷你的信用卡,以確保將來如果有額外的費用支出,可以直接扣款。待一切文件確認妥當後,在合約書上簽幾個名就可以到旁邊的停車場取車了。

clip_image216

這是我當初線上申請租車的車種,不過租車公司不一定會提供這款車,而是給你類似或同等的車子,租車兩天「滿油箱」方案的費用,約台幣6000元上下。完成線上租車後的確認單上會清楚的說明「還車時免加滿油」,省了很多還車時的麻煩。

clip_image218

2.關於導航:美國人生地不熟,一定需要有GPS才能到處趴趴走。雖然租車前知道租車公司會提供一台GPS,不過之前並不知道型號,等到交車時才知道是提供Garmin 265W。由於參訪Google當天的行程安排相當密集,如果一個一個在機器裡搜尋會拖延不少時間,所以我一開始就不打算使用租車提供的GPS導航機,而是使用LN帶過去的Garmin 3790T機子。我們在台灣預先將景點座標與圖資都先輸入到機子內,Garmin導航機的好處在於地圖的支援度夠廣,只要將美版的圖資記憶卡裝入機器就可以使用(北美地區最新版圖資是City Navigator North America NT 2013)。

clip_image220

Google Maps景點匯入的方式請參考以下方法,就可以輕鬆搞定。首先是在Google Maps裡用「地圖集」管理本次舊金山行程所有參觀的景點,接著匯出存成kml檔後,使用免費的GPSBabel程式轉檔。在程式的Output格式選擇使用「GPX XML」才不會有中文亂碼(存檔時副檔名需指定為*.gdb)。接著使用Garmin的桌面地圖程式Mapsource打開這個轉好的GDB檔案,另存成GPX檔(例如:SF.GPX)。再把這個GPX檔放入導航機的GPX資料夾內,就可以使用了(Garmin導航機的景點檔案可以共存,所以可以依照不同的行程可以存成不同的檔案管理,旅行後再把不要的景點GPX檔案砍掉就可以了)。

clip_image222

3.第一次開車上高速公路時還真的有點緊張,不過很快就適應了美國高速公路上的車速,在抵達Google前,我也規劃了幾個著名的科技景點,分別是:Facebook總部、Steve Jobs小時候的住宅與車庫、Apple公司Infinite園區。這是當天另外規劃的行程,看到「讚」的圖案不用多做介紹,這邊是全球最多用戶的社群網站Facebook總部(37.48323, -122.15003)。

clip_image224

Facebook園區裡著名的駭客大道「Hacker Way」,為了拍這個路牌特地下高速公路繞了一圈,再回到高速公路上。

clip_image226

4.賈伯斯組裝電腦的車庫:不要小看這棟一層樓典雅的小住宅,這棟相當典型的美國式小住宅有什麼好拍的?它是已經身故的蘋果前執行長Steve Jobs小時候住的地方,住宅旁邊的車庫正是Jobs在1976年與好友Wozniak在此組裝出「Apple I」蘋果一號的地方。這段科技歷史相信許多人耳熟能詳,當我踏上這個地方時,竟然不由的雞皮疙瘩起來,謝謝這些科技前輩為我們創作出這麼多改善生活的產品。

clip_image228

目前這棟住宅不知道是誰居住,我們也不敢打擾,只有默默的拍了幾張照片便離開。

clip_image230

5.蘋果園區:開著車繼續繞去Apple位於Cupertino的Apple Infinite園區,這邊有一家全世界唯一販售蘋果非電腦商品周邊的商店。

clip_image232

這間商店分為兩個部分,右側是販售MAC教育與商業軟體;另一側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商店販售大量印有Apple Logo的衣服、蘋果文具、水壺、杯子、筆記本…等,也是別處絕對買不到的商品,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採購。

clip_image234

我在這邊也買了不少東西,其中一件T Shirt上印了「Rumor has it I visited Apple campus.」真是有夠假掰的。

clip_image236

大門口的路牌,著名的「無限回圈」。

clip_image238

蘋果總部,外面的旗子分別是美國國旗、加州州旗、蘋果Logo旗。

clip_image240

某晚特地跑去有全世界最大iMax螢幕的Metreon AMC戲院看了「黑暗騎士-黎明昇起」。

clip_image242

美國的戲院座位是不對號的,所以得早早入場搶好位子。

clip_image244

乖乖!這就是全世界最大的iMax螢幕,趕快在電影開映前拍下這張壯觀的iMax螢幕。要怎麼形容Rise這部用了大量iMax攝影機所拍攝的電影在如此巨大螢幕上的表現呢?我只能用「痛哭流涕」四個字來形容(我之前是在台中遠百的iMax戲院觀看,震撼力的差別大概就像手槍對大砲的等級)!

clip_image246

美輪美奐的AT&T Park球場,這天是巨人隊與大都會的比賽。

clip_image248

最後巨人隊1:9輸了比賽,不過主場的球迷還是很歡樂,這天湧進了4萬多人進場看球。畢竟這幾個景點都不算是此行的重點,在此一併寫入只是做一個紀錄。

clip_image250

 

Google參訪重點回顧

1. Google諾大的園區藉由便利的交通工具與接駁系統,綠草如茵與茂密的大樹串連各個園區,彷彿置身大學校園般的氛圍,每棟建築分別負責不同的產品(Google Map、Chrome OS、Android Project)彼此井然有序。

2. 照顧員工先從照顧員工的胃開始,免費且精緻的食物一直是Google引以為傲的地方,園區內每棟建築也都有不同風格的餐廳(Cafe),每層樓更有小廚房(Microkitchen)的設置,讓員工盡量在150英尺範圍內取得食物。

3. 健身房、保齡球、桌球、撞球、足球、沙灘排球、網球、籃球場地一應具全,而且全都可以在上班時間使用,Google認為工作地點並非一定得在辦公室內才能完成。

4. 提供完善的福利制度,照顧員工的生活起居,幾乎所有生活上的問題公司都可幫你解決,員工只要煩惱如何完成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就可以了。

5. 員工的壓力來自於自己而非上司,因為Google提供良好的福利,如果表現得不能符合公司的期望,那麼自己將會相當慚愧,是一間真正落實「責任制」的公司,員工也鮮少深夜留在公司加班。

6. 鼓勵員工拿出20%的時間進行自己有興趣的研究,以保有Google不斷創新的能量。

7. 在Google裡員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資產,在台灣,老闆卻經常將員工視為負資產。

本篇文章洋洋灑灑寫了一萬四千多字,這麼賣力寫文是為了替此行做一個完整的紀錄,希望讀者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仍有耐心閱讀完畢。最後感謝台灣三星與協助我們導覽的Bryan與Edd,他們都是華裔優秀的年輕人,每隔幾年就會回台灣一次(主要是去台北的Google公司)。所以他們也很好奇台灣人對於Google的看法,我對他們說台灣人對Google的印象其實很不錯,除了搜尋的服務外,像是被很多人喜愛的Youtube(尤其是新聞台,大笑)、Gmail、Google Maps都是相當受歡迎服務。最近台灣流行一段話「只出得起香蕉的公司,當然只請得到猴子」,這句話諷刺台灣現今工作環境不合理的問題,在我參觀完Google後有更強烈的感受。雖然只有短短兩個小時參訪,許多人羨慕他們的工作環境與美食,我卻最羨慕那股「Google團結的向心力、好還要更好的拼勁」,讓此行充滿珍貴的回憶與收穫。若你也想要到Google貢獻自己的長才,不妨上Google公司的網站,閱讀工作機會裡的各項說明,挑戰一下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的潛在小宇宙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