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到台北突然聽到Michael Jackson過世的新聞,
真的被嚇了一跳,這位永遠的流行天王絕對值得讓大家回憶一輩子,
正當我想上Youtube看他的影片時,竟然出現「無法在您所在的國家播放」
但是呢,我們絕對不會就此被打敗的
還記得我們長期分享的Podcast與日本Listpod的整合應用嗎?
現在可以繞過此一限制,Michael Jackson的MV有很多原本無法在web端觀看,
現在利用iTunes的Podcast訂閱可以騙過youtube網站,
可以放到你的手機裡或iPod touch裡好好的懷念一下囉
舉例:Rock You本來不能看
改用podcast下載吧
開始播囉
所有曲目與幾段演唱會精彩的片段
請利用iTunes來下載吧(懷念一下巨星的風範[流淚])
不會用iTunes嗎?先到apple官方網站下載iTunes吧,即使沒有iPod也沒關係喔
打開iTunes後,到「進階」的「訂閱Podcast」
貼上我做好的這段網址,就可以拉(記得點全部下載喔)
要下的人快下,不知道會不會被Youtube發現我們偷吃步
網址在此
http://listpod.tv/list/34943/rss
- Jun 27 Sat 2009 20:43
Michael Jackson在youtube上的MV一次下載
- Jun 10 Wed 2009 11:40
HTC Magic敗入
使用了一天,覺得............
還是輸給iPhone,很抱歉我這個人就是這麼直
- Jun 09 Tue 2009 18:28
手機景點
台南小吃與景點
http://maps.google.com/maps/ms?hl=zh-TW&ie=UTF8&msa=0&msid=102234774530643590526.000439c8b864693b2782e&z=13&output=kml
「海角七號」景點
http://maps.google.com/maps/ms?hl=zh-TW&ie=UTF8&msa=0&msid=114261226847803891815.00045943bdbbdf83f7ebf&t=k&z=11&output=kml
「天使與魔鬼」景點
http://maps.google.com/maps/ms?hl=zh-TW&ie=UTF8&msa=0&msid=116899253688906387141.00046a32d94f9ae1762ba&z=15&output=kml
「達文西密碼」景點
http://maps.google.com/maps/ms?hl=zh-TW&ie=UTF8&t=k&msa=0&msid=100669285097940496910.0000011368268d41eab4b&z=5&output=kml
2008台北牛肉麵節(60家牛肉麵店)
http://maps.google.com/maps/ms?hl=zh-TW&ie=UTF8&msa=0&msid=114825699518954722624.000454ef662512c0e7eed&z=12&output=kml
所有美國MLB球場分佈位置
http://maps.google.com/maps/ms?hl=zh-TW&ie=UTF8&msa=0&msid=116628731446764896073.0004532c59a8bdb866cd0&z=3&output=kml
所有美國NBA球場分佈位置
http://maps.google.com/maps/ms?hl=zh-TW&ie=UTF8&msa=0&msid=113367273235779120841.000452b583f899b48d0d0&z=4&output=kml
去年去義大利玩的所有景點
http://maps.google.com/maps/ms?hl=zh-TW&ie=UTF8&msa=0&msid=116899253688906387141.00045aaf3fafce2f3a8a6&z=8&output=kml
- Jun 04 Thu 2009 16:10
讓你的網頁快速在螢幕上對分、切換解析度
現階段對於網頁希望對分或快速切換1024解析度的朋友,
請參考之前站上強者Ryan的語法:
將下列書籤以手動方式增加到書籤快捷選單中
這是「1024」解析度
javascript:%20self.moveTo(0,0);self.resizeTo(1040,screen.availHeight);
左一半書籤(我的螢幕是1920*1200,所以一半的解析度是960,請依照自己的需求更改。例如你的螢幕是1600,那麼把下列960改成800就可以了)
javascript:%20self.moveTo(0,0);self.resizeTo(960,screen.availHeight);
右一半書籤
javascript:%20self.moveTo(960,0);self.resizeTo(960,screen.availHeight);
放在快速書籤裡,想要的畫面點一下就可以囉
這就是開兩個web後,點「左半頁」「右半頁」的畫面
- May 25 Mon 2009 11:46
[首發] 我找到寶物了 (分享我的尋寶過程)
2009.5.24看完衛視中文台首播的「一路南北騎」後,看到斗哥說有尋寶活動,馬上上01網站看相關活動訊息。沒想到有30個座標,難不成要全部收集嗎?頓時打了退堂鼓,好在蔣大出面說明了只要收集其中一個寶物,就有抽獎的資格!但是如果已經被網友挖走,那麼就沒有機會了....
於是我選擇了居住的「中部地區」,用Garmin隨便搜尋了找了兩三個點,發現其中一個寶物地點就在我家附近,馬上準備傢伙動身出發尋寶去!以下是我尋寶的過程,其中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情,也把我的經驗跟大家分享。
1.既然要尋寶,馬上聯想到寶物一定是埋藏在地下,需要工具「挖掘」,就跟小時候跟朋友喜歡把彈珠放在鐵盒裡藏起來。所以馬上找出「鐵剷」準備出門。
2.以前有買Garmin設備的朋友,這時候打開Garmin地圖(手機版、車機版、程式版皆可),將「十字游標」顯示出來,方便確認定位點。
3.點「移至位置」後,會出線一個視窗可以將「座標位置」輸入,我要找的點座標是「N24 09 02.6 E120 39 47.4」,不用打分號只要空格隔開即可!馬上就找到位置了。
4.除了站方提供的提示外,如果有辦法確認周圍景物可以更快找到目標物,所以點「在Google Earth中檢視」,有了衛星的影像方便多了。
5.強拉我老婆出門(他本來要看「敗犬女王」),我說:多一人好辦事!沿著綠園道一路向南走到目標物!
6.看到了目標物了,就是照片左邊的「鐘塔」,跟站方的提示「廣場鐘響」符合。
7.走進一點看,一定就在鐘塔下(心中暗喜....),但是....右邊停了一台腳踏車,難不成已經有網友捷足先登了一步?
8.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開始搜尋,圖中的「1」「2」「3」點就是我尋找的過程,結果通通不在這邊[orz]
9.到了現場才發現忘了帶手電筒
10.好在我有帶相機,用閃燈拍一張後放大檢查有無東西藏在裡面
11.疑!有藍色的不明物體,該不會是裝在裡面吧(竊喜)。結果我就翻開水溝蓋,在烏漆媽黑的環境裡用手機的光線慢慢尋找,原來不明藍色物體只是一個破掉的氣球,不斷的翻開落葉盡是香菸盒與吸管,還搬開裡面的一顆大石頭,心想應該就壓在石頭底下。此時一位好心的阿伯出現了,他問我在找什麼?還用「賴打(打火機)」幫我照[狂笑],我就含糊的說在找東西,因為連我自己也不知道寶物長什麼樣子,所以還是徒勞無功。
12.不死心的我繞了鐘塔一圈後,決定回來繼續找旁邊這兩個水溝蓋,心想製作單位搞不好故意放在旁邊。結果「2」號水溝蓋裡還是沒有......
13.接下來換「3」號水溝蓋,還是沒有.......
14.正當我們都要放棄時,我老婆說上面要不要找。上面?鐘塔上面?因為沒有手電筒,所以用相機開閃燈拍了一張,在小相機的螢幕上好像看到一個白色的東西放在網子上。
15.我說搞不好垃圾,於是又拍了一張,這次看的清楚一點了,好像是一個白色的捲狀物體。
16.由於放置高度頗高,於是我抱起老婆讓她用剷子去勾,這個東西就噗通掉下來了。原來是一個白色捲起的信封,裡面似乎有一個條狀物。
17.迫不及待的拆開信封,上面還有寫「一路南北騎」
18.原來是一個Garmin器材的部件,尋寶網址上說的東西就是這個啊,答案終於揭曉了!只是其他地點藏的東西是不是一樣我就不知道了。
19.背後還有編號「1-17」。
20.就這樣我找到了第一件寶物,也跟大家分享我的尋寶過程。回程的路上我問我老婆說:「你怎麼會想到東西藏在上面?」 她說:「我看林北愛騎團把簽到簿放在電話亭上面啊!」 我大叫一聲「對喔,好在有拉妳出來才找到[飛吻]」,所以中部現在還剩9個點可以去找喔,至於「1-17」就被我先挖走囉,祝其他朋友也尋寶順利。
ps:我找到的時間是 10:04 pm <任務完成>
- May 25 Mon 2009 03:42
痞子英雄原聲帶開箱照
警徽浮印
Exif_JPEG_PICTURE
這幾張照片很棒
痞客四+鄒承恩
內頁文案
Exif_JPEG_PICTURE
Exif_JPEG_PICTURE
仔仔
曲目
這張封面很有FU
法雅客 400元
Exif_JPEG_PICTURE
a quickr pickr post
- May 25 Mon 2009 01:34
痞子英雄 台中新光三越 簽名會
下午跟老婆殺到新光三越,乖乖!人擠爆整個廣場就算了,連馬路上的安全島上都是人!新光前的廣場從來沒這麼多人過,果然「痞子英雄」有越來越旺的氣勢。
從去年的「海角七號」到今年的「痞子英雄」,證明用心製作的影片仍然可以獲得廣大迴響。
a quickr pickr post
- May 18 Mon 2009 00:05
[10款散熱台PK] 別再買外強中乾的散熱台了
有些事情不吐不快,這些測試其實已經壓了快一年!
看到市面越來越多散熱台,到底能夠發揮多少作用實在很懷疑,
有些賣價高達2千多,其實效果實在不怎麼樣,
有些產品看起來很威猛,其實只是風扇大而已!
目前市面上的散熱台,大部分在去年都做過測試(以mac book pro為對象),
我用了學校的高精密度熱像儀、熱偶線、感溫軟體等,做交叉測試。
以我的Macbook Pro來說,這些散熱台通通沒有鳥用!
最近整理硬碟又看到這些照片,po在Blog應該沒關係吧?
以我的筆電來說真的一點用都沒有,或許別台會有些幫助吧。
我後續會把這些散熱台全部po上來,慢慢補充了。
散熱台「雞王」出現了!用了跟雞肋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產品,
就是 「Logitech Alto 速連版(要價約1500)」......
這未免也太諷刺了吧
跟所有散熱台比較後是效果最差的,
不過是以我第一代Macbook Pro做測試,別台是不是這麼糟就不知道了。
有圖有真相,我將攝影機區分為六個區塊做重點測試,筆電都是全速運轉。
為什麼分這六區呢?首先從AB這兩區來說,是跟使用者手放置時的體感有關,
如果持續維持高溫,那麼手放置在此位置一定會不舒服。CD區則是鍵盤區,筆電的散熱也會透過鍵盤區發熱,所以不用矽膠套也是對的,除了影響手感也會影響散熱!EF區則是比較特別的地方,主要是針對MBP電腦高溫的地方做重點測試,一個是電源充電時高溫的區域,另一個是恐怖的金屬鐵條(筆電上緣部),這兩區的溫度摸到可是會燙的哇哇叫
A:左手面版(MBP的硬碟位置)
B:右手面版
C:S鍵
D:L鍵
E:電源充電區
F:金屬上緣
六區測點分佈位置
10款散熱台測試結果,外加兩種材質:石材地板與木板床
以6區溫度總和來說(左表),以及對於人體使用較為敏感的「CDEF區」(右表)總和做比較,
這時候就會發現哪一款比較不佳了,答案揭曉囉,這三款說穿了都有一個特色就是:
他們只是把筆電架高罷了
Logitech Alto 速連版:這款太好笑了,又高又大、又粗又壯!沒想到是最弱的一款。
Gigabyte-Roll Pad(竹捲):這款也很搞笑,就是類似古代讀書人用的竹柬,捲一捲架高筆電
Targus:這款的外表也是很威猛,效果也是不太好啊......。(根據胖丁說法,這款是放在大腿上避免燙傷你的大腿用的)
效果不錯的有兩種:
石材:石頭是一種熱容量高的物質,加上地板下方是水泥,可以源源不絕的把熱量吸收到地板下,雖然筆電的下緣無法跟石材緊密接觸,但是仍可透過熱輻射的方式被石材吸收,效果果然跟預期中的一樣好!
附上一般材料的「熱導係數 w/m.k」,石材約在2.8~3.5之間,雖然遠遜於金屬動不動就45(w/m.k)以上的優異性能,但是真的也不錯了(跟其他材料相比)。加上石材與混凝土的體積大熱容量蓄積大,就跟海綿一樣不斷的把水分吸收進去,好比建築物西曬與屋頂層空間一樣,白天不斷吸收太陽的熱量,到了晚上對室內與室外散熱,造成「都市熱島現象」整個都市悶熱,室內空間溫度甚至比室外溫度高的情況。
Cooler Master NotePal:這是一款是針對Macbook設計的散熱台,有兩個風扇針對Macbook的高溫區送風,甚至還有另一款針對Macbook Pro設計的散熱台(有三個風扇,市面上比較不好找),至於測試的這款散熱台,還是沒有辦法達到MBP最好的散熱,因為MBP最熱的那一區這在這款散熱台兩個風扇的中間區位,如果可以買到那款三風扇的散熱台,效果絕對會更好。
兩台mbp比較(均為舊款)
新款的 MBP 因製成的關係,現在溫度約在50-60度左右!
我的畢竟是第一代的MBP,所以散熱跟製成的技術還沒這麼好,
我的高溫到85度C,Peron那台跑魔獸時高溫可以到100度C[遊魂]
後來Alias幫他整個拆開重塗散熱膏,溫度才沒那麼高
自力救濟!煎蛋機 MacBook Pro 完整拆機實錄
Peron的也是舊款的,但是他的CPU時脈比較快,溫度高到一發不可收拾。
你看右邊那台的鍵盤區,整個就是紅通通的一片
心得:既然筆電架高,那我找兩個保特瓶蓋或一本書墊高不就好了?根本不用買無多大效果的「純架高式」散熱台,尤其那種看起來很威的散熱台,往往都是「外強中乾」的下場。
不可否認的是,每一台筆電的「高溫區」位置不一樣,不可能有一款散熱台可以針對所有的筆電達到最好的降溫效果,最理想的情況是針對該款筆電設計,但是除了蘋果的筆電有廠商願意開發「專屬的散熱台」外,其餘Windows筆電似乎就沒有人針對這麼廣且雜的產品來開發了。話說我第一代的MBP筆電真的超燙!曾經演講時熱當三次,景氣不好~明年或後年再把它換了!
要達到良好的散熱效果,最好是能夠「緊貼」筆電的發熱區,再透過熱傳導良好的金屬鰭片散熱。有些風扇很大的散熱台在底下狂轉真的是吹心酸的,因為根本沒吹到該吹的位置,好比「腳痛看牙醫」的意思。
結論:沒有搔到癢處的散熱台都是雞肋~共勉之
- May 11 Mon 2009 18:36
[分享]排了20小時:台中區Vista首賣現場直擊
寒風中從深夜到黎明
【排隊篇】
1. 2007.1.30晚上看到活動網頁,地點就在Nova所以就臨時決定到Nova去排隊體驗一下(01站慶網友排隊的感覺)。一到現場已經有幾位網友「倒在地上」,睡袋、棉被、保溫瓶,看來是等候多日了,我只是想體驗一下這種感覺。
2.看好了專業的排隊裝備,由於我當初沒看清楚就跑來排隊,純粹是想要體驗排隊的感覺與經驗,到了現場才知道原來要排到隔天下午六點,當場差點暈倒,不過已經排了兩個小時,就牙一咬繼續苦撐。
3.漫漫長夜只好拿出MBP跟旁邊的朋友閒聊,show了一下「多重桌面的立體切換效果」大家都看傻了,我說這個對Mac OSX很簡單啊,順便也把iLife的軟體介紹了一下,紛紛露出驚訝的表情(迷之音:你去排隊買Vista,是來亂的喔!)。
4.警衛伯伯拉起活動範圍的界線(真的會有這麼多人嗎?[XD])
5.我晚間11點左右到達現場,後面空空如也(數了一下我排在第八)。
6.等到快黎明了,真的是有夠冷,毛帽子、手套、圍巾都派上用場,不過我穿了運動褲不防風,整個腿像冰棒一樣。旁邊穿的少的朋友就原地跳...跳...跳....。
7.終於早上七點多了,開始有車子經過,也紛紛望向這邊,看這些瘋子到底在搞什麼鬼。
8.十點多的時候陽光超強,直射的地方溫度甚高,外套也穿不住了,甚至還被陽光曬傷了。相較於夜晚的清晨寒冷,白天的炎熱,冰火交錯真是修行。不過當中午過後,陰影籠罩又開始寒冷了起來。
9.無聊到自拍,看了幾本書消磨時間。
10.下午四點多開始有人架設一些音響設備與獎品。
11.排隊前兩名的朋友據說排了三天。其實還有一個大叔更早來,但是睡醒後包包等東西被偷走了,於是跑去報警(之後跑去高雄排另一場,大叔你也太熱血了)。因此前兩名就成了這兩位學生。
12.一直到下午活動快開始了現場排隊人潮也沒增加幾人,現場真是有點小冷場。
13.獎項,看來還不錯。
14.啊~人怎麼這麼少..........
15.應工作人員與記者要求舉起牌子。
16.
17.Nova的活動舞台,沒想到所有demo不是用投影機,而是右邊的小電視。
18.前後一起排隊的朋友,跟堅持不露面的朋友。
19.第一名除了豐富的大獎外,還有Bill Gates親筆簽名盒裝的Ultimate版一套。
20.來看一下鏡頭引導一下(假裝在拍Model),旁邊工作人員問我是哪一家媒體的?大概是相機裝備一拖拉庫被誤認了,我說是排隊的.........只不過被路人推了一把....
21.用油性的銀筆簽名,超小的.....不太有氣魄,跟我想的不太一樣。(12549/25000)
22.再來一張,後面有第二名的獎品,[EPSON 很簡單-投影機一台]抱歉我忘記型號了,只記得他很簡單。
23.我排第八有一台EPSON相片印表機,正和符合我的需求,有朋友想要讓我排第五的獎品(高階1G記憶體兩條,市價15,000元),雖然比相片印表機更值錢(7,990元),但是我也不會拿來賣,所以排到的獎品也符合我的需求,就高興的收下了。
24.現場不賣Vista,而是到任一家商店購買vista憑發票換獎品,我購買的那家店也加送1G隨身碟。
25.還有台北小巨蛋的演唱會(陶?、蔡依琳),不過位子好偏遠.....3F後方,反正也不會去聽當作紀念好了。
【Vista拆箱篇】
1.Vista的盒子我覺得實在有點包裝過度,雖然用壓克力很堅固耐用,但是不是很環保。即使是彩盒裝(升級版為紙盒)都應該用紙盒包裝。一套8090元~~實在有點貴,Mac OSX的Tiger售價也才4390元。
2.彩盒上方。
3.如同遊戲包裝盒(Blizzard公司),都採用這個方式設計。
4.家用進階版才有Media Center,且設計上跟MCE有點不同,Vista版本的Media center更好用了。
5.版本比較,家用入門版什麼都沒有,我看也就不用買了。
6.撕開旁邊的膠帶。
7.從上方拉開。
8.就像這個樣子。
9.DVD的片子。
10.上面還印有雷射防偽標籤。
11.內容包裝很簡單只有一本薄薄的說明書跟一些版權的說明文件。
12.版權說明文件的防偽設計,這個厲害,跟鈔票一樣。
13.說明書
14.沒什麼內容但是印刷的還滿精美的。
15.序號藏在內盒的反面。
16.安裝上滿簡單的,介面也都重新設計過,所以無痛安裝速度也不錯,但是周邊軟體的相容性就不得而知了,據說有90%的相容度,專家也建議一年半後再換,不過我的vista安裝在一顆獨立硬碟上,想嘗鮮的時候到bios改一下設定改用xp即可,總之這是微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對於市佔率超過9.5成的PC玩家,未來一定會漸漸加入Vista的行列,剩下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至於如何加速市場的接受度(例如售價....)等問題就留待微軟高層的人去傷腦筋吧。
17.話說Mac OSX的下一代作業系統(Leopard)也有許多重大改革,但是上市日期也還不確定,不久的將來次世代的作業系統將正式開戰,大家不必口水或爭吵,彼此競爭下消費者才能有更好的產品可以用。
- May 10 Sun 2009 22:14
Star Trek 前傳
2009 Star Trek 前傳終於上映!從1994年的「日換星移」起,每一部都會到電影院看(已經15年了)這部拍出了前所未有的磅礡氣勢, 一堆長系列的電影因為跳脫不了窠臼,所以紛紛重新出發改拍「前傳」,沒想到收到的成績均相當成功,這部當然也是近年來「前傳」電影潮下的成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