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i-3C (3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寒風中從深夜到黎明

【排隊篇】
1. 2007.1.30晚上看到活動網頁,地點就在Nova所以就臨時決定到Nova去排隊體驗一下(01站慶網友排隊的感覺)。一到現場已經有幾位網友「倒在地上」,睡袋、棉被、保溫瓶,看來是等候多日了,我只是想體驗一下這種感覺。


2.看好了專業的排隊裝備,由於我當初沒看清楚就跑來排隊,純粹是想要體驗排隊的感覺與經驗,到了現場才知道原來要排到隔天下午六點,當場差點暈倒,不過已經排了兩個小時,就牙一咬繼續苦撐。


3.漫漫長夜只好拿出MBP跟旁邊的朋友閒聊,show了一下「多重桌面的立體切換效果」大家都看傻了,我說這個對Mac OSX很簡單啊,順便也把iLife的軟體介紹了一下,紛紛露出驚訝的表情(迷之音:你去排隊買Vista,是來亂的喔!)。


4.警衛伯伯拉起活動範圍的界線(真的會有這麼多人嗎?[XD])


5.我晚間11點左右到達現場,後面空空如也(數了一下我排在第八)。


6.等到快黎明了,真的是有夠冷,毛帽子、手套、圍巾都派上用場,不過我穿了運動褲不防風,整個腿像冰棒一樣。旁邊穿的少的朋友就原地跳...跳...跳....。


7.終於早上七點多了,開始有車子經過,也紛紛望向這邊,看這些瘋子到底在搞什麼鬼。


8.十點多的時候陽光超強,直射的地方溫度甚高,外套也穿不住了,甚至還被陽光曬傷了。相較於夜晚的清晨寒冷,白天的炎熱,冰火交錯真是修行。不過當中午過後,陰影籠罩又開始寒冷了起來。


9.無聊到自拍,看了幾本書消磨時間。


10.下午四點多開始有人架設一些音響設備與獎品。


11.排隊前兩名的朋友據說排了三天。其實還有一個大叔更早來,但是睡醒後包包等東西被偷走了,於是跑去報警(之後跑去高雄排另一場,大叔你也太熱血了)。因此前兩名就成了這兩位學生。


12.一直到下午活動快開始了現場排隊人潮也沒增加幾人,現場真是有點小冷場。


13.獎項,看來還不錯。


14.啊~人怎麼這麼少..........


15.應工作人員與記者要求舉起牌子。


16.


17.Nova的活動舞台,沒想到所有demo不是用投影機,而是右邊的小電視。


18.前後一起排隊的朋友,跟堅持不露面的朋友。


19.第一名除了豐富的大獎外,還有Bill Gates親筆簽名盒裝的Ultimate版一套。


20.來看一下鏡頭引導一下(假裝在拍Model),旁邊工作人員問我是哪一家媒體的?大概是相機裝備一拖拉庫被誤認了,我說是排隊的.........只不過被路人推了一把....


21.用油性的銀筆簽名,超小的.....不太有氣魄,跟我想的不太一樣。(12549/25000)


22.再來一張,後面有第二名的獎品,[EPSON 很簡單-投影機一台]抱歉我忘記型號了,只記得他很簡單。


23.我排第八有一台EPSON相片印表機,正和符合我的需求,有朋友想要讓我排第五的獎品(高階1G記憶體兩條,市價15,000元),雖然比相片印表機更值錢(7,990元),但是我也不會拿來賣,所以排到的獎品也符合我的需求,就高興的收下了。


24.現場不賣Vista,而是到任一家商店購買vista憑發票換獎品,我購買的那家店也加送1G隨身碟。


25.還有台北小巨蛋的演唱會(陶?、蔡依琳),不過位子好偏遠.....3F後方,反正也不會去聽當作紀念好了。


【Vista拆箱篇】
1.Vista的盒子我覺得實在有點包裝過度,雖然用壓克力很堅固耐用,但是不是很環保。即使是彩盒裝(升級版為紙盒)都應該用紙盒包裝。一套8090元~~實在有點貴,Mac OSX的Tiger售價也才4390元。


2.彩盒上方。


3.如同遊戲包裝盒(Blizzard公司),都採用這個方式設計。


4.家用進階版才有Media Center,且設計上跟MCE有點不同,Vista版本的Media center更好用了。


5.版本比較,家用入門版什麼都沒有,我看也就不用買了。


6.撕開旁邊的膠帶。


7.從上方拉開。


8.就像這個樣子。


9.DVD的片子。


10.上面還印有雷射防偽標籤。


11.內容包裝很簡單只有一本薄薄的說明書跟一些版權的說明文件。


12.版權說明文件的防偽設計,這個厲害,跟鈔票一樣。


13.說明書


14.沒什麼內容但是印刷的還滿精美的。




15.序號藏在內盒的反面。


16.安裝上滿簡單的,介面也都重新設計過,所以無痛安裝速度也不錯,但是周邊軟體的相容性就不得而知了,據說有90%的相容度,專家也建議一年半後再換,不過我的vista安裝在一顆獨立硬碟上,想嘗鮮的時候到bios改一下設定改用xp即可,總之這是微軟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對於市佔率超過9.5成的PC玩家,未來一定會漸漸加入Vista的行列,剩下的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至於如何加速市場的接受度(例如售價....)等問題就留待微軟高層的人去傷腦筋吧。




17.話說Mac OSX的下一代作業系統(Leopard)也有許多重大改革,但是上市日期也還不確定,不久的將來次世代的作業系統將正式開戰,大家不必口水或爭吵,彼此競爭下消費者才能有更好的產品可以用。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40






















41-49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昨天興起將使用已久的T27tp筆電更換硬碟的念頭,
這台筆電體積相當小,效能上除了硬碟轉速慢,其餘功能一個都不少,相當好用。
內建光碟燒錄機、藍牙、長校電池等....是我出外打拼、旅遊的好幫手。
無奈硬碟只有60G,不夠使用,因此想換一顆1.8吋的硬碟。
上網搜尋後,目前有IDE介面的1.8吋硬碟真的很少,
最後找到一顆ATA-7介面的硬碟,但是不敢下手,因為不是很確定T27能否使用,
乾脆把T27拆開來檢查,順便清潔一下風扇。

1.中間過程就是把所有螺絲跟左上角轉軸內的螺絲解下,整塊面版就可以上掀了

2.硬碟就在右邊


3.風扇用噴罐噴一噴


4.所有排線都很迷你纖細


5.ATA-6規格的1.8吋小硬碟


6.體積真的很迷你


7.內建512,再加一條512m,micro-dimm的規格也是很難找!


8.sony小筆電的記憶體與硬碟規格不但難找,還特別貴。不清楚後來這台改款的機種
其硬體周邊有沒有比較好找一點?最後確定硬碟接頭不同,因此只能裝回繼續使用。

9.這台2005.3月用到現在已經快四年了,其實跑XP與簡報檔綽綽有餘,配合3G手機上網也很方便,
出國更可以整理當天相片,現在各家紛紛推出小筆電。對我來說,即便T27已經推出四年了,但是到現在在我心目中還是屹立不搖啊!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長年攜帶手機的習慣都是使用腰掛皮套,不過入手iPhone後一直找不到適合的腰掛皮套,
所以都放褲子右邊口袋,只能把鑰匙與零錢都放左邊口袋,雖然有耐磨的保護殼保護背面,
但是側邊有點擔心刮傷,所以常常口袋左邊一大包,右邊扁扁的,穿起衣服不甚好看。

之前為了尋覓適合的橫式腰掛皮套,從台北找到台中的多家水果店,
都沒有適合我的需求。今天想說到逢甲夜市逛逛,吃吃小吃,
沒想到在夜市裡意外找到這個便宜好用的皮套。

1.有多便宜?不用500不用300不用200,只要180元拉(忘了殺價應該可以殺到150元)!


2.「city boss」城市老闆[狂笑]


3.聞聞味道是有皮件的味道,花紋是壓出來的,不過便宜貨就不要要求太多了!
車縫線還ok。


4.這兩點是磁鐵,上蓋內有鐵片可以吸住,我滿喜歡這樣的皮套。


5.磁鐵近拍


6.上蓋內表面


7.iphone剛好可以塞進去,不會太鬆也不會太緊,Just Make拉


8.套了這個介紹過的Silm Jacket-HD保護殼、或是air jacket都可以。
太厚的保護殼就比較緊了。


9.音源孔可以露出來,過關!


10.喇叭也可以露出來,不會擋住。


11.背面採下扣與上扣的設計。


12.要裝的時候需將鈕釦打開,這類皮套我之前的手機用過,這個上下掀的皮件部位很容易斷裂,
不過看在180元的份上,用爛了再換一個。


13.左側面


14.右側面


15.正面。


16.使用耳機的情況。


180元的皮套我覺得還算ok,有需求的朋友可以到全國各大夜市找找,
逢甲的話在文華路中後段,有一間在賣手機皮套與口罩的店,路邊就可以看到很多皮套了。
消費券還買不到(不找零),多買一個才能用消費券喔[XD]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PU     【英特爾C2Q-9550】   1 * 10350 = 10350
主機板   【技嘉GA-EP45-DS3】   1 * 4480 = 4480
記憶體   【金士頓KVR800D2N6/2G/800】   4 * 520 = 2080
顯示卡   【華碩EAH4850-HTDI-1G】   1 * 6390 = 6390
電源    【富士康fox400-12cm】   1 * 1350 = 1350
機殼    【聯力PC-W6016】   1 * 3900 = 3900
-------------------------------------------
總價格: $NT28550  總瓦數:292(瓦)
詳細網址:http://diypc.tw/diy_list.php?id=4284

Diy電腦的線上估價系統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01上看到看股票的好工具,原文在此

這套真方便,一點都不輸給iPhone看股票的軟體!









NCF安裝教學
[分享]NET Compact Framework 3.5+ 2.0記憶卡版(新增半綠色版)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LP與LCD的論調說真的要現場比較後才知道,
DLP的白色亮度表現較佳,但是顏色的飽和度又以LCD佔上風,
為了挑一台投影機到店裡比較了4台,

Optoma HD70、Optoma HD73、Benq W500、Epson TW700

以Optoma來說HD73與HD70雖然都是720p,
但是一放出來顏色就是有差(同樣為劇院模式)。

Epson TW700因為體積最大,不符我的需求,不然在顏色上表現的是全部裡最突出的機種。
但是白色處的表現就比DLP機種在先天上較吃虧一點。

Benq W500色調偏黃一點(同樣為劇院模式),體積也大了HD73一點。

挑來挑去來還是決定HD73(搭配20G的ps3,如果不要ps3就看你怎麼跟老闆喬了)
〔因為之前我測試過這台〕,所以熟悉度頗高,加上PS3更新到1.8韌體後可以用1080p播放DVD,
在家看「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真是感動。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LP與LCD的論調說真的要現場比較後才知道,
DLP的白色亮度表現較佳,但是顏色的飽和度又以LCD佔上風,
為了挑一台投影機到店裡比較了4台,

Optoma HD70、Optoma HD73、Benq W500、Epson TW700

以Optoma來說HD73與HD70雖然都是720p,
但是一放出來顏色就是有差(同樣為劇院模式)。

Epson TW700因為體積最大,不符我的需求,不然在顏色上表現的是全部裡最突出的機種。
但是白色處的表現就比DLP機種在先天上較吃虧一點。

Benq W500色調偏黃一點(同樣為劇院模式),體積也大了HD73一點。

挑來挑去來還是決定HD73(搭配20G的ps3,如果不要ps3就看你怎麼跟老闆喬了)
〔因為之前我測試過這台〕,所以熟悉度頗高,加上PS3更新到1.8韌體後可以用1080p播放DVD,
在家看「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真是感動。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Sony推出的一系列Vaio電腦已經為Sony創造了一個不錯的品牌印象,我個人使用過兩台Vaio電腦分別是「輕薄短小型-T27TP」與「效能CP高型-SZ23」,尤其長達兩年半的T27使用經驗,讓我無論出國旅遊或上課演講都能感到Vaio的穩定與放心。大家如果還有印象,前一陣子我實測了一台Vaio的家用型電腦「流行時尚薄型家用電腦:LA38T」,除了對外型有較深刻的印象外,至於效能與產品定位倒是打了個問號(希望不會被Sony列入黑名單...)。話說最近說又有一台搭配藍光光碟機與以BRAVIA背光LCD技術的筆電「FZ18T」要讓小弟試試看,之前看到01特派員在發表會的照片就已經口水直流了(絕對不是SG喔),心想當然不能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秉持忠實使用心得報告,無論優點或缺點都會陳述,給有考慮入手的朋友做個參考。

★ 外觀篇 ★

【圖1】每次接到Vaio電腦都要想辦法拍出他的質感,特別挑了一個陽光充沛的午后,讓百葉倒印在VAIO的金屬文字上,用相機留下與她美麗的邂逅。


【圖2】FZ筆電系列強調的是頂級的影音享受,多樣化的視訊輸出(VGA、S端子、HDMI)、細膩的螢幕表現,無論在筆電上或外接高畫質投影機(OPTOMA HD73)都是不錯的選擇,試想這樣的畫面:懶躺在客廳的沙發上,一部好電影一杯咖啡,享受繁忙生活中短暫片刻的閒情時光,這才是人生。


【圖3】FZ的表面採金屬霧面質感處理(非烤漆),因此長期使用下來也不會有掉漆磨損的情況,這點可以給其他筆電廠商參考,沒有人希望才使用一年多的筆電在表面與周圍常摩擦的位置出現掉漆狀況,Vaio在比較高階的機種一律以金屬處理外殼,因此很難有此現象,像我使用多年陪我到處趴趴走的T27,到現在外觀還是相當完美。


【圖4】機身重量約為2.7kg,掀開上蓋印入眼簾的是銀黑雙色的配色方式,利用顏色去修飾避免單一過大的區塊量體。同時採用無扣環的設計避免扣環將來斷裂的可能性。


【圖5】VAIO的LOGO雖然不會發光,但是金屬反光也有點愛現的味道。


【圖6】不可避免的先來上、下、左、右不同角度的照片。尺寸:長 35.6、寬25 cm、高2.5~3.4cm。


【圖7】底面的配置讓我有點驚訝,因為這次記憶體與硬碟都可以讓你方便更換了,左下角是硬碟位置,中間蓋版則是設置記憶體的位置。


【圖8】內建一條1G DDR2的記憶體,我裝上另一條上到2G做測試。


【圖9】輕鬆的拆下外版蓋。


【圖10】使用HITACHI垂直讀寫的5400rpm/160GB硬碟。


【圖11】正前方,可以看到中間黑色的區塊帶有畫龍點睛的效果(視覺上感覺較為輕巧)。


【圖12】拉近一點看,左邊有無線網路卡與藍牙裝置的切換開關(使用2.0+EDR),以及顯示電腦資訊的訊號燈。


【圖13】位於正前方的SD與SONY自家的Memory Stick記憶卡插槽,對於一般消費型數位相機的記憶卡應該是綽綽有餘。


【圖14】可以支援到SDHC高速記憶卡。


【圖15】背面只有網路與Modem孔的設置。


【圖16】左側。主要負責各種視訊訊號的輸出,由左而右分別是:HDMI端子、S端子、VGA端子,而且可以明顯看到前低後高的設計,除了方便輸入文字也可增加後方散熱。


【圖17】難得在筆電機種上看到HDMI視訊輸出,之前也只有出現在Vaio AR頂級機種上。


【圖18】同樣位在左側的USB、IEEE 1394(S400 4pin)、ExpressCard/34。


【圖19】右側。是藍光光碟機、兩個USB插槽、耳機與麥克風。



★ 細部篇 ★

【圖20】上蓋的深灰色應該是無線網路天線的位置。


【圖21】鍵盤上方配置了一些多媒體播放鈕與功能鈕。


【圖22】因為是測試機,所以型號是「VGN-XXXXX」


【圖23】一些容易摩擦的位置,以軟墊避免將來對筆電產生擦痕。


【圖24】螢幕邊緣的軟墊。


【圖25】VAIO的刻痕牢牢印記在上面。


【圖26】藍光光碟與HDMI輸出的能力,配上強化的顯示晶片,讓FZ加入SONY敗死人不償命的「Full HD 1080」家族,看到這張貼紙頓時熱血了起來。


【圖27】搭配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版本,採用Intel Core2 Duo 編號 T7500 (2.20 GHz)處理器。


【圖28】鍵盤維持與SZ23及LA38T一樣的設計,個人一直滿喜歡這樣的鍵盤設計,除了好看而且相當好按,每顆按鍵彈回的力道剛好,不會太沈重或太輕軟。


【圖29】既然已經搭配VISTA系統了,當然windows鍵的Logo也要跟著更換。


【圖30】喇叭就藏在這金屬網版下,一種與Macbook Pro類似的質感,一樣都可呈現高級的視覺與觸感。


【圖31】這是Macbook Pro的設計,喇叭一樣藏在下方。個人覺得這兩台筆電放到最大聲的時候效果相差不多。


【圖32】中間的大圓盤就是多媒體播放鍵,看影片用這個控制方便多了。AV Mode鈕則可以自行設定要啟動的關連程式。


【圖33】觸碰版可以在右邊的邊緣設定下上捲動,以及在中間區域設定用手指快速由右往左劃過,啟動瀏覽器的「回到上一頁」功能,但是不甚好用。


【圖34】採用Motion Eye攝影機(640x480有效畫素 ),拍起來的效果比起SZ23好很多。右邊的兩個黑點一個是啟動時會亮起綠燈,最右邊的則是內建收音的麥克風。


【圖35】用VAIO Camera Utility軟體拍照與錄影。


【圖36】拍出的相片還可以接受。



★ 多媒體篇 ★

【圖37】既然主打藍光光碟與華麗絢爛Clear Bright的LCD螢幕(WXDA:1280 x 800),當然要找一片Blu-rayY影片測試了,拿出我僅有的一片藍光影片「頂尖對決」做測試。帶點興奮與緊張的心情開始在筆電上體驗高畫質的影片,但是....


【圖38】FZ搭配interVideo的WINDVD(BD for VAIO)版,自動啟動軟體後正想要準備好好欣賞。


【圖39】err...老哥你不是在開玩笑吧,區域不合。好吧,畢竟「頂尖對決」是美版的影片,區域不合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圖40】但是不能被這一點小難題給打斷測試,上網瞭解後原來目前支援度最廣的軟體就是「PowerDVD - HDDVD&BD」版。


【圖41】終於順利播放了,細膩的畫質真是令人感動,再度印證了古人說的一句名言「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看過BD的影片再看DVD影片真的有段不小的視覺落差。


【圖42】美麗的女主角Scarlett Johansson,怪不得蝙蝠俠Christian Bale也心動。


【圖43】肌膚上的痘痘與痣都清晰可見,真希望BD或HD DVD的影片趕快在台灣發行,目前最期待「300壯士-斯巴達的逆襲」能夠發行BD影片。


【圖44】雖然使用15.4 吋寬螢幕加上Clear Bright高原色彩LCD,究竟螢幕色彩是不是表現的如廣告般突出亦或是噱頭?於是將手邊幾台電腦放在一起做比對(全部亮度調到最亮,無校正顏色),不甚講究的比對下FZ的亮度與色彩飽和度都留下令人驚豔的印象!


【圖45】畢竟是第一代的MBP(非最新款的白光LCD)放在一起跟FZ比較,還差滿多的。



★ 軟體篇 ★

【圖46】使用T7500 2.2GHz的CPU。


【圖47】最低可達到4.8分,主要也是受限於筆記型電腦硬碟轉速的影響(5400rpm),但是在繪圖方面有5.2分的表現,採用GeForce 8400M GT獨立顯卡晶片的表現傑出。


【圖48】測試了C&C3這片大作,當然把所有畫面細節設定調到最高時,仍會有嚴重LAG情況,但是稍微降低一些設定值仍可以流暢的運作,以筆電來說已經算是擁有不錯的3D能力。


【圖49】VAIO電腦都會搭配獨家的「家庭網路串聯: VAIO Media」軟體,透過網路連接到家裡其他電腦時(以VISTA來說),只要勾取「允許」便可以快速分享影片、音樂與照片。


【圖49】這是位在電腦端的兩段影片。


【圖50】這是設定成功後在筆電端出現的畫面(影片時間有點BUG)。


【圖51】選擇想播放的影片,可以很快的分享給家人或朋友在客廳觀看(ps:這段影片畫面中隱藏了多位01重要幹部)。


【圖52】按下電源鈕就可以進入休眠狀態,下次再按一下電源鈕就可以從硬碟中讀取暫存檔快速重新進入WINDOWS,而且休眠過程中是不耗電的,這隊於需要常開關機的人相當方便。


【圖53】由於搭載可燒錄藍光光碟機,所以一些固定搭配在VAIO電腦裡的軟體也做了些提升,以「Click to DVD BD」軟體來說就提升到BD版。


【圖54】佈景主題也美化了許多,與SONY自家推出的攝影機搭配還算好用。


【圖55】可以輕鬆轉檔到PSP等SONY自家產品的轉檔軟體。


【圖56】AV Mode鈕可以自行設定要啟動的程式。


【圖57】壓下後會在上方出現一排工具列,我個人覺得沒有實際使用的需要。


【圖58】自家的音樂管理程式「SonicStage」,SONY出的MD(還有人在用嗎)或MP3機種都相容。


【圖59】搭配ROXIO出的Easy Media Creator 9燒錄軟體。


【圖60】VAIO從很久以前就已經不隨機附還原光碟了,而是以隱藏磁區的方式放置還原系統,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行用內建的軟體備份,但是奉勸燒錄完畢後最好確認一遍,以免燒壞了仍未察覺,到時硬碟若故障才可自助不求人。



★ 感想篇 ★

1.螢幕表現讓人驚豔,但是電力耐久度就讓人有點擔心,實際使用約兩小時(希望是測試機的關係)。

2.螢幕雖亮但是使用一陣子後,螢幕背版的熱量也明顯比其他筆電高很多,反倒是筆電底部散熱不錯。

3.價錢不是很漂亮,但是看在藍光燒錄機的價值,若有需要大量備份資料的人可以考慮(目前單面25G容量的BD空白片,價錢約在500~1000元台幣間),果然還是一個高價位的產品。

4.我需要用這台筆電嗎?在試用的過程中與一般筆電最大的不同體驗在於超亮的螢幕反而產生視覺疲勞,稍微調暗一點反而比較舒服電力也可持久一點,喜歡高畫質影音與高性能3D表現的玩家,在無金錢壓力下可以考慮購買。

5.近一年來頻頻被SONY的Full HD廣告轟炸,尤其在各高鐵站大手筆的包下宣傳看板,看著一台比一台高級的機器,實在是一種相當恐怖的洗腦運動。攝影機要HD等級、要玩Play Station 3、要用VAIO電腦、要看BRAVIA電視,連投影機都要最高檔的Full HD機種SXRD.....廣告行銷上SONY真是一直走在最前端啊(鄉親啊~小朋友快管不住囉),幻想哪一天我的設備都烙印上這個「Full HD 1080」的貼紙[01]



附錄一:搭配系統的工具軟體
★AV娛樂: Windows® Media Center (繁體中文版) , Image Converter 3 (繁體中文版) 影像編輯/播放: VAIO Video & Photo Suite 1.1(繁體中文版), Adobe® Premiere® Elements 3.0, VAIO Edit Components 6.2(繁體中文版), WinDVD BD for VAIO 8.0 (繁體中文版)
★DVD 創作: Click to DVD BD 3.0 (繁體中文版)*13
★音樂: SonicStage CP 4.3 (繁體中文版), SonicStage Mastering Studio 2.3, SonicStage Mastering Studio Audio Filter 2.3,DSD Direct Player 1.0(繁體中文版)
★影像/相片: Windows® Photo Gallery (繁體中文版) , Adobe® Photoshop® Elements 5.0 (安裝程式)
★家庭網路串聯: VAIO Media 6.0 (繁體中文版)
★溝通工具: Skype (繁體中文版)
★一般工具: Roxio Easy Media Creator 9.0 (繁體中文版) , Adobe® Reader® 8 (繁體中文版), Norton Internet
Security™ 2007*14 (繁體中文版)
★實用工具: VAIO Control Center 2.0 (繁體中文版), VAIO AV Mode Launcher 1.0 (繁體中文版),VAIO Camera Utility 2.0 (繁體中文版), VAIO Camera Capture Utility 2.2(繁體中文版)
★支援工具: VAIO Recovery Utility (繁體中文版), VAIO Update 3.0 (繁體中文版),VAIO Hardware Diagnostics 3.3 (繁體中文版)


附錄二:系統規格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DA與手機結合俗稱【智慧型手機】已是一塊不可小覷的市場,早在2002年HadnSpring便推出了第一台結合手機功能的PDA【Treo 180】外型酷似當時的moto【太極手機】,經過多年的演變在去年年底(2006)由PALM公司推出了最新一代的智慧型手機【Treo 680】,其實早在推出前各種小道消息不斷,但是最後推出的規格卻讓人有點失望,經過兩年的等待竟只能推出一款【拿掉天線、電池容量下降、外觀小改款、記憶體加大】的手機......這對長期死忠的支持者期待【wifi、高畫素camera、3G】的加持仍然繼續落空(就在最近胖丁寫的[很Treo的WM手機 Palm 750]:有3G與百萬畫素相機)。或許Palm手機已經夠完美了?完美到設計公司不需要再增加其他功能?難道真是如此?我該跳槽了嗎?還是該繼續使用它?
--------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
本文章節
CH1、Treo 680外型與功能
CH2、車架與導航應用
CH3、Treo 680基本功能與軟體應用
CH4、與Windows軟體整合
CH5、與Mac系統同步整合
CH6、超級應援團
CH7、後記

--------分隔線--------分隔線--------分隔線--------


Ch1:Treo 680外型與功能

【圖1】Treo系列手機歷年的演進(以Palm系統為主),Treo 650的推出確實在市場上令人大為驚艷,它大幅升級Treo 600的低解析度螢幕,採用更快的處理器、加入了藍牙與相機等功能,至今仍是最受歡迎的Palm手機。

其實我的生活與PALM是密不可分的,它是一個值得信賴的隨身秘書,雖然沒有亮麗酷炫的外表,但是【簡單好用、穩定度高】的特性讓我始終股不起勇氣跳槽(我的心裡有股聲音:你是一個PALM控)。有人買了PALM不太會用而將它迅速脫手是相當可惜的,或許每個人的需求不同但是希望可以耐心看完本篇文章後,再來重新認識這樣一隻結合PALM系統的手機。說也奇怪這一篇文章既不是勸拜、也不是教學文章,而是我長年使用PALM的經驗,分享我如何將生活上的大小事透過PALM來規劃,給有心想加入PALM家族的朋友一點小小的導讀,透過一些好用的小軟體(免費或付費)讓你的生活更與眾不同。



【圖2】這是今天要介紹的主角Treo 680,本圖片呈現方式為酷波參考SE手機廣告後,第一次嘗試這樣的方法拍攝,燈光受限關係讓白平衡沒有調好(左右手機為Photoshop合成)請多多包含。


【圖3】傳統疊疊樂:由下而上分別是Treo 600、Treo 650、Treo680(由於Treo 600已經售出,所以用合成方式做了一個虛擬的疊疊樂),以下手機均簡稱數字編號。


【圖4】680的背面有了較大的改變,將攝影機與喇叭的位置調整到中央區域,但是反而造成在攝影的時候容易將手指入鏡,但是喇叭的效果有明顯的提升。


【圖5】頂部將原本650的記憶卡與sim卡插槽移動到其他位置,將靜音切換鈕保留。這點是我覺得最棒的地方,因為開會的時候可以將手伸入口袋輕輕一扣切為靜音,則任何聲音都不會產生,仍可維持震動的功能。


【圖6】底部沒有什麼改變,都可相容於650的傳輸與電源線。


【圖7】改良後的【五向式按鍵】比Treo 650好按多了。


【圖8】Treo系列採用的QWERTY配置,若以英文輸入可以發揮相當大效率,但是中文輸入時建議利用「倉頡、許氏注音、無蝦米」等輸入法,熟記相對應的按鈕一樣可以有效利用此鍵盤輸入。同時680的按鈕高度比650稍微降低了一點,因此在外型上更為洗鍊。


【圖9】SD CARD的插槽改在手機右邊。


【圖10】電池容量由650的1800mAh(178g)降低到680的1200mAh(157g),但是手機本身的厚度相差不多下我寧願保留原本較高容量的電池設計,使用時間長也是650的特性之一,不知道為什麼要改變這一點點重量去犧牲較長的使用時間。


【圖11】SIM卡從原本的手機頂部改在背蓋內。


【圖12】雖然同樣為30萬畫素,仍有將照相的性能做了一些些的改進。


【圖13】可以看到650的曝光明顯有問題,都會有過曝的情況產生。當拍照手機都已經進入百萬畫素的年代,680還在用30萬畫素蒙混,這點實在說不過去(雖說要降低售價來擴張市場,但是消費者是很精明的。與其降低規格與售價,應該去強化功能略微調高價格來爭取較為高階精緻的市場)。室內暗處:左邊(680)、右邊(650)


【圖14】室外亮處:左邊(680)、右邊(650)


【圖15】觀看650與680的同步錄影效果【Youtube影片】,可以看到680在白平衡與微光中暗部細節上的解析能力較650強很多,雖然同樣為30萬畫素,還是有點進步了(不要要求太多啊[嘆氣])。




Ch2:車架與導航應用

Palm在台灣推不太起來的原因與【GPS導航】有很大的影響因素,當市場有越來越多的導航系統商將自家的產品導入到各種智慧型手機的時候,Palm始終是被忽略的一群。Garmin、Tomtom在國外都有推出支援Palm系統的版本,唯獨台灣始終沒有個影子。該系統上目前只有ShowMap Navi推出支援台灣圖資的導航軟體。

【圖16】680的系統有提供車載模式,設定畫面如下。


【圖17】安裝好ShowMap主程式後,將有藍牙傳輸功能的GPS接收器進行配對,目前我試過兩款「Kinggold與WBT-100」都可以正常使用,但是要注意一點:不可以將藍牙裝置加到可信裝置清單,否則關機後再打開使用會無法找到接收器。這點應該是showmap的bug,但是該軟體好像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更新了,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


【圖18】藍牙接收到訊號後的衛星定位畫面,可以出現接收訊號的衛星數量。但是使用「車架式的GPS」(稍後會介紹)則無法出現衛星數量,應該也是ShowMap的關係。


【圖19】設定方式與大家習慣使用的Papago或Garmin不同,規劃目的地與起點的方式說實話真的不太方便,但是能用就要偷笑了。不過他的關鍵字查詢還不錯,輸入後可以很快找到,這點倒是有點訝異。


【圖20】路徑的規劃有三種,分別是「國道、省道、避免巷道」,經過我一星期的測試發現不太夠用,畢竟路徑規劃不是這麼單純的一件事,有時候打開「避免行駛巷道」選項,卻帶你繞了更大一圈,這點就不妙了。同樣的目的地我試過Papago與Garmin卻沒有這個現象,總之仍有進步的空間(期望.........)。這是縮到最大比例的畫面。


【圖21】座標、車行速度、海拔高度、方向及旅程資訊都可以顯示。


【圖22】路徑規劃出所有要轉彎的路口,可以任意點選一筆後再點下方「奔跑的人」icon切喚出地圖瀏覽。簡單的導航設定功能,這邊也有一個嚴重的bug存在,就是你即使點選了「地圖隨進行方向旋轉」,仍然不會將車行方向保持在上方,而是來個大亂轉.........這對要導航的人實在很困擾啊。


【圖23】再來一點就是GPS的定位位置在導航時,不會將車子保持在地圖中間,而是像早期RPG的遊戲一樣,當主角要走過地圖上方後,再接著另一張地圖的下方繼續往前邁進......。這在導航軟體上倒是第一次見到。可以看到底下連續四張的前進畫面截圖。



【圖24】本導航無3D模式,只有在路口轉彎處會出現3D的模式協助你轉彎。


【圖25】等過彎後一段距離變會切換為2D模式。


【圖26】高速公路模式到還滿美的,所處位置都會有公里數的標示與下兩個交流道的資訊。連在出交流道系統的畫面也滿美的,一時有種Mio C720的錯覺[XD]。


【圖27】由於開車不方便拍影片,我錄了一小斷模擬導航的影片,大家看看就瞭解了。
[點我看Youtube短片]



【圖28】雖然Palm在台灣的導航市場上仍然有一大段路要走,但是在國外使用的人口不少所以廠商也開發出一些車用套件。接下來才是今天原本應該介紹的主角,「SEIDIO」公司推出的Treo 680專用車架組與保護套等周邊(現在還有公司肯出Palm的周邊~淚),所以一拿到Palm就忍不住洋洋灑灑的寫了前面一大段,現在拉回正題。這是車架與GPS底座,而車架顧名思義就是把手機架在車上的支架。


【圖29】配件一覽:電源線(要供電才可使用GPS接受器),麥克風(GPS底座不支援藍牙),防鬆夾套。


【圖30】保護外殼有兩種:黑與透明


【圖31】黑色版本的保護套,密和度不錯但是會增加一點重量與厚度。


【圖32】透明版本,就視覺上感覺比較輕一點。


【圖33】背部。


【圖34】保護性還不錯,將幾個容易磨損的轉角都保護到了,不像我的650因為缺乏保護,外殼已經傷痕累累。


【圖35】調整角度(舉頭望明月)


【圖36】調整角度(低頭思故鄉)


【圖37】這個就是搭配Treo 680的車用GPS接收器,可以結合擴音與充電的功能。


【圖38】調整音量與麥克風的


【圖39】GPS底座(目前該底座僅適用於Treo 680,650的底部形狀較方因此無法插入)


【圖40】充電座不是很美觀,感覺不太搭配。


【圖41】充電座背面


【圖42】上路後要將電源線接上點煙器才可啟動GPS功能。


【圖43】由於車架的延伸臂夠長,所以可以靠在擋版上,穩定性是沒有問題的,加上可自由調整的旋轉軸可方便調整適合視角。


【圖44】白天


【圖45】夜晚




CH3、Treo 680基本功能與軟體應用

【圖46】主畫面與650做了些微的更改,變的美觀一點。


【圖47】底下一排的工作列由左至右分別是「撥號、快速鍵、待機、聯絡簿、撥號紀錄」


【圖48】Palm的好處就是軟體都不大而且穩定度高,我曾經保留長達一年以上的通話記錄,一整年的接聽與播出紀錄、每筆通話時間都能完整紀錄。


【圖49】如果要快速撥號之前打過的電話,在待機畫面按下通話鈕可以跳出一個視窗從裡面選取撥出。


【圖50】簡訊功能我覺得Palm設計的不錯,與對方戶傳簡訊時會以類似對話的畫面呈現。




【圖51】當對方打電話來時,想詢問下週開會時間,這時候你可以按下保留鍵,打開行事曆調閱資料並保持通話功能,這點就滿不賴的。


【圖52】若要說680硬體上最大的改變就是增加了記憶體到69M。


【圖53】將Documents ToGo的版本內建在記憶體內了,即使Hardrest也可以保留。但是執行速度就不甚理想了,而且PDF只支援英文文件,其餘的程式與中英文都相容。其實Palm上有一拖拉庫好用的軟體替代,其實也沒有多少人會喜歡在小小的PDA上長篇大論的寫文章吧?


【圖54】終於把好用的錄音程式加入了,錄音效果相當棒。


【圖55】「圖片語視訊」的執行速度大幅改進,即使大型圖檔也可很快打開,這點倒是要給Palm鼓勵一下,反倒是相同cpu的Treo 650在執行該軟體(前一版)的效率上就差到不行。


【圖56】聽音樂、看電影都有軟體可以配合




CH4、與Windows軟體整合

【圖57】Palm上有很多套好用的軟體,這邊要介紹幾套相當好用的軟體,利用他讓你的生活更方便。這套是快速方便的看圖軟體SplashPhoto。


【圖58】手機拍的照片可以快速利用Splashphoto windows版的管理程式進行修圖或增加圖片到手機裡。


【圖59】一樣是該公司發行的軟體「SplashID」,用來記錄各種密碼的軟體。


【圖60】可透過PC端來同步設定(具密碼保護),再也不會忘記故種大大小小不同網站、金融卡、銀行帳號等私密的個人資料了。


【圖61】該公司雖然也有出一套記帳軟體叫做「SplashMoney」但是不甚好用,建議改用「Adarian Money」,這是一套高度自由化、聰明的記帳程式,所欄位都可以自行設定,執行效率相當棒。


【圖62】一樣有Windows版的管理程式配合,一塊錢也要記喔!


【圖63】與Palm的功能一樣。


【圖64】這套軟體是我用過多套不同記帳軟體後唯一推薦的。他好用的地方很多,例如我可以將「飲食」這個大項再細分為「早餐、午餐、晚餐、宵夜、零食、飲料」等項目,想知道這個月伙食費花了多少嗎?利用filter切換到「飲食區」馬上可以知道吃了多少錢.....


【圖65】大餅圖也馬上畫好,一目了然。


【圖66】形成滿檔的人怕忘東忘西可使用Palm上最著名的一套行事曆軟體就是「Agendus」,他是我用過最好用的行事曆軟體,相信用過他的人很難再對其他軟體青睞。


【圖67】可以與Palm原版的管理程式整合,所以打開Palm專用的Palm Desktop軟體可以看到與上圖的行事曆內容相符(4/22)。


【圖68】GPS定位記錄軟體在Palm上也有,[Cetus GPS],我上次去西藏就是靠他記錄很多景點座標【我在西藏過年的體驗】


【圖69】另一套要付費的功能更多,甚至可以自己做地圖【可在Palm上進行GPS定位與簡訊回傳座標的軟體】


【圖70】電腦常重灌的人對於PDA資料的匯出也不用擔心,系統內建簡單好用的「匯出功能」而且檔案都很小,將來系統安裝完畢後可再匯入無痛移轉。只要是Palm系統的都可以輕鬆轉換使用平台,我當初就從Palm VX、TT、600、650一直移轉過來。




CH5、與Mac系統同步整合

【圖71】有不少朋友是使用Mac電腦,內建的iSync跟Palm在中文整合上不佳,請改用「missing sync for Palm OS」這一套軟體。


【圖72】設定好同步化後資料可以完美跟Mac整合,但是前面提到的幾套軟體就沒有Mac版了(例如:Adarian Money)


【圖73】雖然如此,但是主要的功能一樣都不少喔。不習慣用Palm Desktop for Mac版的朋友,應該對iCal美觀的畫面愛不釋手,服用Missing Sync後這些都可以實現了。


【圖74】這是Palm上的行事曆與iCal可以整合。


【圖75】通訊錄裡的分類當然也沒有問題


【圖76】這是Windows版的通訊錄,雖然介面不同但是內容都相容喔。




CH6、超級應援團

其實外國人不少人愛用Palm或Blackberry的原因跟QWERTY鍵盤有關,有多部電影出現了Treo 650的畫面(也包括了Mac電腦),希望Palm這個小眾市場不要消失在PPC的大浪中啊....
【圖77】電影「A Good Year」裡羅素克洛真是愛說笑,他用的Treo 650一定是秘密加強版,650的正面哪來的攝影機,更何況還可3G視訊通話!這個就有點太扯了。


【圖78】電影「An Inconvenient Turth」裡高爾就真實多了,畢竟是紀錄片,總不可能高爾突然拿起Treo 650當做CO2濃度偵測器吧(不知道他有沒有用Missing Sync),聽說他最近要來台灣演講佈道了,偷瞄一下他的Powerbook筆電裡有沒有裝.....[XD]


Q&A

Q1.打電話的時候可以執行用其他軟體嗎?
Ans:可以的,查聯絡人、記事都沒問題

Q2.可以一邊用藍牙耳機講電話,一邊用藍牙GPS導航嗎(也就是同時兩種藍牙裝置搭配)?
Ans:是可以的但是問題很多,容易當機。所以推斷應該是用Seidio的GPS定位底座(非藍牙傳輸),再用藍牙耳機或許可行(可以不用接觸螢幕接聽電話,若用手一按接聽鈕便會離開導航軟體),由於開車還要做一堆這種高難度測試危險性過高並沒有嘗試。【友站PIL有討論過】

若使用非藍牙耳機,如Seidio附的免持聽筒耳機(這一組並沒有接聽鈕),必須手按螢幕的「接聽」才可通話,但是問題就來了....當配合Showmap軟體時,在導航中若你接了電話,電話一掛你就回到待機畫面了,導航軟體需要重新啟動............一陣手忙腳亂後,深深覺得導航還是給專業機器來,螢幕大也好操作,用680來導航真的是滿辛苦的,如果有設計更好的軟體或許可以改善一點,至於Showmap忘記他吧..........



CH7、後記

【恨鐵不成鋼】是我對680的評語,他一樣好用但是了無新意!當市場一面倒的情況下沒有【多工能力、方便的導航、無線wifi、高畫質相機】的PDA手機已引不起大家的興趣,這是Palm公司要面臨的問題,如何轉型?我不敢抱持太大的期望。還記得多年前有位朋友拿了一台當時高科技的3C產品給我看(Palm Vx),從此改變我的生活;它就像一部日記本一樣回頭忠實的記錄下生活的點點滴滴,就像一位老朋友一樣雖然外表有些改變,但是還是那麼值得讓我與它交往。說來這篇文章有點感傷,雖然我是PALM的愛用者,但是在PPC系統的全面壓境下,市佔率節節敗退,逐漸從當年的主流市場變成現在的小眾市場。姑且不論是什麼原因造成的,PLAM一直維持系統穩定、效率高的本質仍沒有太大改變,也就讓我一直與它相處下去。直到iPhone的出現讓我已經平靜多年的心再度動搖..........或許會是我的下一隻手機,靜待今年六月美國的市場反應吧,亞洲市場?那是2008年後的事情了[囧]

我像魔戒裡的咕嚕蹲在洞穴的黑暗角落,繼續撫摸我那外殼斑駁的Treo 650,嘴裡不斷呢喃著低聲「My Precious」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iPod大容量的優點相當適合長時間聆聽,配上Shuffle的亂數選歌,若需要長途開車時可以隨時聽到各種不同歌曲,也是提振開車精神的方法之一。將iPod結合汽車音響的方法很多,價錢從最便宜的錄音帶轉接,到昂貴的控制整合都是可以解決利用iPod聽音樂的方案,端看消費者的預算與習慣了。多年前我買了一部二手車,由於車上只有錄音帶卡座,所以當然直接聯想到購買以下產品,經過多年的苦操已經嚴重接觸不良,聲音忽左忽右、忽大忽小.......所以興起了敗家的念頭。



1.某天到台北新開的水果店朝聖,看到了適合我使用的產品,當下決定買一套回家。這個就是今天想跟大家勸敗的「Griffin RoadTrip FM 調頻發射器」,我最近很少敗家(都是01的測試文居多,所以阿母啊~您就別再問我宅急便箱子裡裝的是什麼?)經過實際上路使用一陣子後,覺得是一個還不錯的轉接系統(應該說是一種非侵入式的系統~免動刀動槍的改裝),所以推薦給有需要的朋友。(這次嘗試將兩部機器以合成方式至於前後位置,類似上次介紹的Palm Treo 680拍攝手法)


2.拆箱過程就免了,主機就是這一台。我選擇白色的搭配我白色的iPod(也有黑色)。操作方式相當簡單,按鈕「!」是快速切換內建四組的頻道,分別是:88.1、94.1、100.1、106.1 MHz.(不能更改預設值),但是可以切到一組較接近的頻道再以「+」或「-」來調整發射頻道。例如我設定為「92.7 MHz.」後,將來關機只要長按「!」兩秒鐘即可關機,重新開機只要輕按「!」一下便可進入我之前設定的「92.7 MHz.」頻道。


3.背面,可以水平旋轉180度的轉軸。


4.側面是這個樣子。


5.提供兩隻轉接軸,一支是接到點煙器,另一支可以視需求裝設。


6.兩隻和體後的樣子。


7.接到主機上。


8.當然需要一台iPod囉。


9.提供四種不同背版,以目前市面上買得到的iPod均可使用,除了第一代火線介面iPod與iPod Shuffle不能使用外,均可順利轉接上去。


10.背版若有空隙可以貼上附贈的膠棉軟墊。


11.「指揮挺組合」,換好背版將iPod插入就可以囉。


12.底下的FM發射器也可拆下單獨使用。


13.將提供的線材捲好收藏。


14.需要時接上電腦利用USB供電,將音源線接到耳機孔,只要家裡有音響可以聽廣播,又臨時不方便接線的話,用這個就挺方便的。所以只要有收音機都可以利用這個發射器來聽音樂,以前家母上課時會用一種麥克風,搭配手提式的收音機就可以當「大聲公」用,都是使用FM調頻作為發聲機制。


15.現在很多人車上會裝GPS系統,無奈點煙器供電只有一個,所以就需要再買一個分接器了。


16.分接器百百款,特別挑一個可以旋轉90度的轉接器,才不會過度凸出影響觀瞻與使用的方便性。


17.將發射器與汽車FM頻道調整一致後就可以聽到音樂了。


18.充電時的燈是紅色的光,充飽後是綠光。


19.將分接器接上GPS與RoadTrip,雖然會歪歪的(空間關係),不過我不是很介意拉


20.詳細規格請看「官方網站」
Input Voltage: DC+12V ~ +16V.
Current: 2A (max)
Output RF range: 88.1 MHz ~ 107.9 MHz. (發射器的頻道範圍)

21.該公司相當夠意思送了一組iFill軟體序號給你,不清楚這套神奇軟體的朋友可以看以下這篇文章[吉米丘]錄製iTunes廣播的利器iFill 。用iFill灌飽你的iPod上路聽也不賴。

心得:
1.音質如何是大家最關心的地方,透過FM廣播出來的音質我想當然比不上直接將音源輸入到音響內的效果,但是音質跟清楚的廣播效果一樣,整體表現比我以前的錄音帶轉接好太多了。

2.「頻道干擾」的問題是比較麻煩,有時候開車經過某些路段會突然出現雜音或收訊不佳的情況,被外面的廣播訊號干擾,這時候只需要手動按「+」或「-」來微調頻道即可(當然汽車音響的廣播頻道也要一樣)。

3.為了找到一個比較不容易干擾的頻道,我試過很多組訊號,發現台灣的天空(廣播頻道)真的很擁擠,根本很難找到一個比較不受干擾的區域,不過我試出一組「92.7」的頻道以台中地區來說是干擾度最少的,一路開下來也幾乎不會有干擾的情況發生,可以一路聆聽清晰乾淨的音樂。

4.操作性相當簡便,停車後只要關閉車上的電力系統,RoadTrip就會停止iPod播放,但是記得將iPod拆下後再離開,免得被宵小破壞車窗取走,花錢事小耽誤寶貴時間就划不來了。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reo 650的內建30萬畫素相機,拍完後用修圖軟體調整一下顏色竟然還不錯。

Dan大人可愛.....
Dan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集中討論會發生問題的軟體(可以使用與不可使用名單-國外整理):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發表於Mobile01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74&t=273298&last=2273224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外出簡報還在用手動按「PageDown」嗎?還是用嘴巴說:「下一張、上一張」......簡報器的大量出現已經有兩三年的時間,當初買的那一隻簡報器已經有點故障了,常常不按也會自己跑、還會亂跳......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次世代電玩主機進入了另一個戰國時代,Microsoft憑著對軟體的成熟度與xbox失敗的經驗,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開發出XBOX 360並於2006年搶先推出,的確為家庭電玩市場投下一顆震撼彈。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一段是介紹HDR-SR1這部高解析度的家用攝影機,現在要繼續介紹後製的部份了,請搬張椅子過來慢慢閱讀!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擁有數位攝影機(DV)最大的樂趣在於紀錄動態的畫面與聲音,試想當你的小孩牙牙學語所說出的第一個字、畢業典禮高拋方帽的瞬間或是婚禮交換戒指的那一刻,人生中有許多經歷往往只有一次,多年後回想的時候雖然記憶已經模糊,但是那種觸碰心靈的感動卻如此清晰。你可以透過「照片」紀錄當年的場景與人物,那是一種奇妙、模糊但是充滿無限想像的空間;但是透過「動畫」卻可以將當時的畫面、聲音、互動鉅細靡遺的紀錄下來。網路相簿這幾年快速崛起與數位相機、拍照手機高度普及率有關(例如:flickr無名小站等網站),「用相片紀錄生活(寫日記)」已經是現代人生活模式之一。但是靜態的畫面紀錄不一定能夠滿足所有人,此時「數位攝影機」的出現便有其重要性,加上YouTube的流行,越來越多人喜歡將一些短片上傳到網路與全世界分享。從DV儲存媒體的類別來說,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種:(1)DV帶紀錄、(2)DVD光碟片紀錄(2004年我便發表了一篇DVD201勸敗文)、(3)Hardisk硬碟記錄。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Crumpler - Brazilian Dollar Home

kuobo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12